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和排头兵,所在行业与国家重点扶持行业高度吻合,对于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有重要作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未来的发展极度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此,工信部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发布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人才需求分析报告》。该报告基于从网络上爬取的招聘大数据,分析了“小巨人”企业人才需求的现状,指出了人才需求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人才质量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从人才需求情况来看,相对于普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比对学历的要求更高。以算法工程师岗位为例,98%的“小巨人”企业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47%的企业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明显高于普通中小企业的90%和33%。此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对工作经验也有更高要求。以生产主管岗位为例,“小巨人”企业要求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比为40.16%,普通企业仅为31.37%。虽然“小巨人”企业对学历及工作经验的要求都高于普通中小企业,但它们对各类岗位提供的薪资却低于普通企业,存在典型的“既要鸡下蛋,又不喂鸡吃饱饭”问题。
从招聘时长方面,我们可看出“小巨人”企业在高技能岗位和低技能岗位上均存在比较严重的供求缺口问题。 高技能岗位(如工艺工程师、销售工程师等)和低技能岗位(如生产线工人等)的招聘时长都在60天以上,远高于普通企业。供求矛盾较为严重的原因是:“小巨人”企业给付的薪酬水平较低;“小巨人”企业由于其民营性质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小巨人”企业的就业稳定性较差,职业发展通道不通畅。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到“小巨人”企业中谋发展。
为此,报告提出了一些提高“小巨人”企业人才质量的建议。第一,加强人才研究,对紧缺性人才出台专门激励政策,努力培养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关键核心人才。第二,创新人才发展的生态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科学制定人才的评价标准,扩大用人主体的评价自主权,避免人才遴选和实际工作两张皮。第三,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加大相关院校人才供给质量和效率,缩短应届生正式上岗前的培训时间。第四,创新人才培训模式,加强专精特新“小巨人”各梯次人才的自主培养,既要加快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领军人才的队伍建设,又要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在职人才的知识更新。第五,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相关人才与海外专家开展联合研发,借助国家海外人才引进工程引进海外人才。第六,国家和企业联合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缩短相关人才的招引周期。
总之,要想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成我国人才创新高地和人才集聚的“蓄水池”,要想解决当前存在的人才供求矛盾问题,需要政、产、学、研、用等多方面共同努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提高人才薪酬待遇水平,让人才进得来,用得好,留得住,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解困纾困,进而推动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葛玉好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中宏网版权和免责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