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秦飞
中宏网3月15日电(记者 韩鹏飞)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一步压减各类证明,扩大“跨省通办”范围,基本实现电子证照互通互认,便利企业跨区域经营,加快解决群众关切事项的异地办理问题。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成为每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今年全国两会,“数字政府”再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了北京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关注。大家认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惠及民生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营造良好的干群关系。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教授秦飞对此深表赞同。秦飞告诉本网记者,“北京市自2019年推动‘接诉即办’政府服务热线工作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有力解决了大城市治理面临的棘手难题,并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治理新模式,为推进城市治理作出了贡献。因此我建议把北京市在推进‘接诉即办’工作中的一些经验做法向全国推广,期待能惠及更多群众,实实在在增强老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北京市是我国的首都、国家中心城市。从全球范围来看,北京是一座超大型城市,他肩负着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职能。他对于世界而言是一扇展示中国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窗口,北京城市治理水平的高低和治理能力的强弱,不仅关系到中国展示自我形象的“面子”,也关系到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里子”。
提升北京治理水平的首要“关口”是如何调动各级党政部门和基层组织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格局。为此,2018年开始,北京市推行“吹哨报到”机制,通过“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等一系列“接地气”的工作举措,引导市区两级职能部门共同关注和解决基层问题,让大家都“看得见”,但相关部门“管不了”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19年,北京市政府在“吹哨报到”机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接诉即办”工作机制,通过12345市民热线进行集中接听办理,统筹调配行政资源,提高了政府服务效能,有效回应老百姓生活中的难题。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北京市接诉即办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城市治理创新机制,出现了一批民主参与、议程设置、绩效管理、协同治理、迭代创新等成熟经验举措。这些成果经验植根于百姓生活,贴近问题本质,从一件件民生问题出发,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净化,将北京这样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做成一道“家常菜”,让每一位市民感到,城市治理能力提升带来的收获感。
古语有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北京市政府在推动城市治理水平和能力提升方面,在面对超大城市治理难题上,从民生“小切口”入手,通过解决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从而积累起丰富的治理大城市的经验和做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人民是否满意,是检验一座城市政府职能部门治理水平的唯一标准。
在党建引领下,北京市“接诉即办”形成了一个自我更新,不断提升的城市全生命周期闭环治理体系。民主参与机制确立问题从哪来,议程设置机制确定问题的轻重缓急,协同治理机制明确问题如何解决,绩效管理机制有效评估结果,创新迭代机制则让“接诉即办”机制不断优化完善,这些机制有效衔接、环环相扣、自我净化,奠定了接诉即办的成功基础。
秦飞表示,“我作为北京团的代表,北京市各项工作取得的新成绩让我欢喜鼓舞。北京空气质量一年比一年好,蓝天白云的天数越来越多。在减量发展条件下,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2021年全市GDP站上4万亿元新台阶。尤其是刚刚闭幕的冬奥会,惊艳世界,受到全世界的赞誉,不仅彰显了北京市国际一流的组织、服务和保障能力,而且为身处新冠疫情肆虐下的各国人民送去了希望之光和温暖之火。北京成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我感到非常自豪。”
2021年9月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并颁布实施了《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将这一制度用法律形式固化下来,是北京市民之福。“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在我们学校也落地生根,制定了学校的接诉即办工作方案,学校各部门服务质量快速提升,师生满意度大幅提高。”秦飞说。
北京市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就是解决市民急难愁盼问题的好制度,真正打通了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城市治理精细化、高效化,实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中国特色城市治理经验。展望未来,接诉即办将继续发挥其连民心、达民意、畅民情、聚民智、惠民生的群众工作路线作用,并带动更多城市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机制。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