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6月18日电(记者 贾芳)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7日上午召开的6月份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要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着力抓好重点人群落户,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此番表态再次引发关注。
城镇化也称为城市化,是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是总结我国实践、借鉴世界经验、立足时代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重要顶层设计。
为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内涵也不断丰富。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同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走中国特色、科学发展的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随后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在推进人口管理制度改革、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城镇化资金保障机制等方面作出部署,激发新型城镇化的活力,提升新型城镇化的质量。
在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一直在平稳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也稳步提升。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18年末,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8年的59.58%,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此外,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进展,城镇化空间格局持续优化,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同时,我国城镇化在快速推进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问题。比如,市民化进程不快与质量不高并存、“大城市病”突出与中小城市人口减少并存、城乡要素流动不畅与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并存、城镇化建设资金不足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并存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发展步伐。
要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功能和作用,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新型城镇化要处处体现以人为核心,提高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水平,让城市更加宜居,更具包容和人文关怀。
结合目前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当务之急是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文件提出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总体要求,要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突出抓好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工作,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推进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支持特色小镇有序发展,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今年是新型城镇化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要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孟玮指出,要着力抓好重点人群落户,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要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通在城镇稳定就业居住5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群体的落户通道,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确保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应落尽落、便捷落户。这无疑为在推动城镇化过程中解决人的问题提供支持。
此外,为提升硬实力和优化软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改委还要求,清理废除妨碍市场统一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做法,营造亲商、重商、安商、扶商的优良环境。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和城际协作模式,夯实城市产业基础。提高城市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从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要求来看,推动城镇化的主要任务,除了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还要努力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能力。而这也要求,必须着力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持续提升城乡融合水平。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守住耕地红线,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促进各类要素更多向乡村流动,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加快推动乡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这些措施,为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和空间。当然,推动新型城镇化还有不少的困难需要克服,涉及公共服务的教育、医疗,诸多大城市在教育资源供给和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结算等方面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推进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和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面对着诸多阻力。而这些,也对城市提高自身的内生动力和管理水平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