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 应势而行
加快推进煤炭装备高质量发展
能源装备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核心载体。煤炭装备作为我国能源安全的“压舱石”,其高质量发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日,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立足“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双重任务,系统部署能源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径,为煤炭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把握战略定位,擘画煤炭装备发展的时代使命
2024年,我国原煤产量达47.8亿吨,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63.9%,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高达53.2%。在极端天气频发、地缘冲突加剧等多重挑战下,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短期内难以替代。煤炭装备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能源供应链的韧性,是应对能源安全风险的物质基础。
煤炭装备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了关键引擎。“十四五”期间,我国煤炭装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钻锚一体化快速掘进装备、特厚煤层10米超大采高综采成套装备、300吨级国产矿用卡车、大切割力紧凑型轮斗挖掘机等一系列突破性成果,推动我国煤炭开采效率与安全水平跻身国际前列。
当前,煤炭装备发展面临新阶段、新形势、新挑战。我国煤炭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智能化升级和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加快。随着超千米深井、极薄及特厚煤层等复杂开采条件占比持续提高,以及露天煤矿产量占比不断上升,装备的可靠性与工况适应性亟待进一步提升。《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煤炭装备发展正式进入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的新阶段。
同时,煤炭装备关键核心技术仍面临突出瓶颈。高端材料、高精度传感器、特种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仍比较高;极端工况装备可靠性不足的问题仍待解决,亟需通过自主创新补齐短板、锻造优势。《指导意见》将煤炭装备列为能源勘探开发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撑,为突破技术瓶颈、夯实产业基础提供了新动能。
二、锚定能源安全与转型双轮驱动,明确煤炭高质量发展路径
《指导意见》紧扣能源安全与能源转型两大战略任务,以构建自主可控的能源关键装备供应链和产业链为目标,明确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路径,系统谋划了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重点涵盖能源勘探开发、能量转换、存储输送等关键环节,着力提升转型升级质效水平、推动规模化应用、突破技术瓶颈、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促进绿色高端发展。
针对煤炭装备领域,《指导意见》围绕煤炭安全高效清洁开发目标,既从战略层面明确了煤炭装备自主化、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路径,又立足产业发展实际,系统规划了从“基础技术-关键装备-成套装备-工程应用”的全链条攻关任务,为煤炭装备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底层技术自主化:聚焦深部开采与绿色运输需求,重点攻克高硬度岩体截割材料、高功率密度防爆传动系统等基础部件,多群组装备自适应协同控制算法,粗颗粒中/高浓度煤浆管道固液两相输送技术等,以实现关键材料、核心部件、核心算法等底层技术自主可控。
关键装备高端化:面向复杂地质条件与极端环境,加速研制深井井筒机械破岩、硬岩高效掘进、超千米深井智能开采、薄煤层智能开采、超大型轮斗挖掘等智能采掘装备,大倾角长距离连续输送、露天矿无人驾驶卡车等高效运输装备,以及超长运距、超大运量管道等绿色输煤装备,持续加强核心装备自主设计、制造能力,提升煤炭装备的高端化供给能力与复杂工况适应能力。
成套装备与工程应用:重点突破系统集成与工程转化瓶颈,集中攻关年产千万吨级工作面、千米深井、薄煤层等井工开采及特大型露天矿开采成套装备,着力解决多装备智能协同控制技术难题。同步推进超长距离、超大运量管道输煤系统建设,加速实施千万吨级输煤管网示范工程。通过强化装备系统集成创新与规模化应用推广,全面提升煤炭产业绿色高效生产和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三、强化创新生态,构建多维支撑体系
《指导意见》以优化产业创新生态环境为核心,系统部署系列重点举措,通过全链条机制支撑保障目标落地。
企业创新主体更突出。推行“研发投入视同利润”考核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积极性;拓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范围,支持其牵头承担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全面落实装备制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升政策,增强企业创新动能。
产业协同生态更开放。建设国家级煤炭装备试验验证平台,加速技术成果向工程应用转化;组建“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联合体,推动中试资源开放共享;培育专业化首台(套)装备检测认证机构,降低创新产品应用风险。
标准质量体系更前瞻。制定煤炭智能开采装备、绿色运输等重点领域相关标准;推行“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全流程融合路径;强化装备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防范低价恶性竞争。
政策保障更有力度。建立首台(套)装备“采购绿色通道+保险补偿”双重保障机制;统筹利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煤矿智能化改造升级;鼓励制造企业创新装备融资租赁等商业模式,激发市场活力。
《指导意见》以技术攻关、产业协同、机制创新“三位一体”的系统布局,着力打通“科技—产业—金融—市场”全链条堵点,通过体系化推进加速煤炭行业向绿色低碳、智能高效方向转型,切实夯实国家能源安全根基。在此基础上,各地应立足本地能源装备产业基础与特色优势,同步制定差异化实施方案,强化目标导向与任务落地机制,确保各项重点任务高效落实见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技委主任?康红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