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8月17日电(记者 韩鹏飞) 8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赵辰昕发布了中国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这一系列成果不仅彰显了中国在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领导作用,也体现了中国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方面坚定不移的决心。
赵辰昕介绍,中国在“十四五”前三年,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能效标杆产能占比平均提高6个百分点。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超过90%,节能建筑占城镇既有建筑面积比例超过64%,城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超过3亿平方米,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3%。这表明中国在提升能源效率、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展现出全球领先的装机规模和增长速度。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6.53亿千瓦,约占发电总装机的53.8%。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超过煤电装机,达到11.8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35.1%。中国还拥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产业链,连续16年位居光伏组件产量世界首位,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彰显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中国已累计退出钢铁落后产能1.5亿吨以上,完成钢铁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1.34亿吨,压减粗钢产量超4000万吨,培育近5100家绿色工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保有量达到2472万辆,市场渗透率高达35.2%。
为促进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推动“两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今年上半年,全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同比增长17.3%,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8%。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家具零售额分别同比增长3.1%和2.6%,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增长33.1%,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突破45万份。循环利用体系和标准提升也取得显著进展。
为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大幅度扩大支持范围,优化组织方式,提升补贴标准。这将为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强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的出台,对绿色转型作出系统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全面转型、协同转型、创新转型、安全转型,以“双碳”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在绿色转型道路上的坚定步伐,不仅为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