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2月14日电 近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表示《规划》明确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功能定位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江湖协同治理引领区。强化洞庭湖与长江以及湘资沅澧等上下游综合治理,有效改善洞庭湖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加快构建完善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二是湖区绿色转型先行区。立足特色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东部等地区产业转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三是内陆港口型物流枢纽。发挥通江达海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系统提升干线航道通航能力,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四是山水文化旅游目的地。以江河湖泊、生态湿地、植被山体为依托,推动湖区山水交融特色旅游发展,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内涵,培育发展“天下洞庭”品牌。
《规划》明确了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目标。到2025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利用保护体系不断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稳步提升,生态安全格局逐步稳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绿色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通江达海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到2030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人水关系更加和谐,生态安全格局进一步稳固,绿色发展动能明显增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进一步完善,开放水平实现跃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达到较高层次,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展望2035年,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河湖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美丽富饶的大湖经济区基本建成。
《规划》明确了重点任务。一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保护生物多样性,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二是强化污染综合治理,加强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实施环境综合管控,落实环境治理责任。三是推进江湖“安澜洞庭”建设,健全防洪减灾体系,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四是促进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生态现代农业,提升制造业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五是推动人水和谐城乡建设,建设环湖特色城镇群,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促进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六是构建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综合立体绿色交通体系,打造清洁低碳安全能源体系,建设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七是增强开放发展动力,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八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提高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推进“健康洞庭”建设,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和治理体系。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