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8月29日电 兴安盟委、行署创新性地在全盟范围内开展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定向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把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定向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踔厉奋发、笃行不怠,通过进企问需、助企纾困等实际行动帮助市场主体解决问题,架起了政府同市场主体的“连心桥”。
坚持实干导向,着力探索服务市场新模式
为了持续推动《兴安盟党政机关干部定向服务市场主体工作方案》工作走实走细,兴安盟相继开展了“进企问需”“助企纾困”活动,同时,印发《关于开展党政机关干部“进企问需”活动的通知》《关于开展2022年度党政机关干部职工助企纾困活动的通知》,将正常经营和新注册的市场主体精准纳入定向服务覆盖范围。工作开展至今,全盟共计动员29444名干部,定向服务76159家市场主体,市场主体覆盖率达到82.15%。
总结近年来金融、税务等领域助企纾困政策,编写了面向定向服务干部的政策汇编手册、面向市场主体的便携宣传手册以及电子宣传册。政策汇编工作采取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最新出台的惠企政策实时更新、及时发放。组织发展改革委、金融办等部门对定向服务干部进行培训,制定“定向服务联系卡”,形成问题解决台账,建立企业反映问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具体化的问题解决机制,持续推进定向服务工作落实落细。
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推动定向服务见实效
工作开展以来,盟旗两级领导共包联32户重点企业、198个重大项目、63个招商引资已签约未落地项目;定向服务干部收集市场主体融资信贷、减税降费等方面诉求699条,已解决答复572条,占比81.83%。
定向服务干部通过详细讲解融资政策,让市场主体知晓申请流程并将贷款诉求反馈至金融部门,金融部门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市场主体解决融资信贷问题。截至7月底,共为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余额359.13亿元,同比增长7.5%,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接到吉祥爱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提出“计划扩大经营规模,但缺乏资金”的融资信贷诉求后,定向服务干部及时反映到巴彦茫哈苏木政府,并由政府出面帮助申请京蒙帮扶资金239万元,资金到位后,市场主体建成2000平方米加工车间,截至目前,主体建筑已完成50%。
通过讲解税收政策与税务部门主动施策有机结合,共同帮助市场主体办理减税降费业务。今年上半年,累计退税减税降费合计18.54亿元,缓税0.72亿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展显著。针对海燕食品店提出“农村商店利润小,缴税压力大,希望能酌情减免征税”的减税降费类诉求,经定向服务干部向税务部门反馈问题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做出具体答复:“个体工商户若是小规模纳税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5万元的,免征增值税。对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
除融资信贷和减税降费诉求外,还有公共服务、行政审批等问题,涉及行审、住建、人社等多个部门。定向服务工作形成了“干部靠前服务收集诉求、干部所在单位积极配合参与协调、相关部门结合职能主动作为”的服务模式,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点面结合,将全方位服务市场主体落在了实处,拉近了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距离、搭起了政企间的“连心桥”。
坚持经验导向,着力拓展定向服务新思路
在借助线上“蒙企通”企业服务平台收集并解决市场主体诉求问题的同时,大力开展定向服务线下形式工作。线下线上工作的有机结合更是探索了一条在欠发达地区服务市场主体的新模式。
定向服务是政府主动靠前服务的关键一环。区别于之前的被动模式,市场主体可第一时间找到反映渠道和定向服务干部进行反馈,避免矛盾的激化和恶性事件的发生。诉求反映渠道的畅通,给政府更好地用心用情服务市场主体提供渠道与途径,建立市场主体和政府之间的鱼水深情。
定向服务是锻炼干部服务能力的重要手段。充分了解市场主体的急难愁盼,及时送政策、解难题,同市场主体换位思考,为市场主体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服务,转变了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同时,市场主体的认可和对于营商环境改善的切身体会,不断激励着定向服务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定向服务是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的宝贵实践。在政策出台时第一时间想到市场主体,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常替市场主体盯办跟进,帮助企业申请贷款、办理延期缴纳房租......一桩桩一件件问题解决的背后,都体现着兴安盟对定向服务市场主体工作的持续发力,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坚定信心。
兴安盟市场主体定会在定向服务工作的助力下,心无旁骛、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现今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以实际行动开“营商环境”之花、结“经济发展”之果,为兴安盟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注磅礴动力,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