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乌兰察布,寒风料峭。然而集宁区泉脑村养殖场却仍是一片热闹景象:这边,一大群牛在圈里啃食草料,饲养员忙着投放草料;那边,集宁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检查完养殖场的线路和配电室后,对场里的电工细心叮嘱后,又匆匆赶往下一家。
电有“电压”,集宁供电公司却希望客户们都能够用电“无压”。为此,公司专门成立了一支党员突击队,为辖区企业用电进行“义诊”,让广大客户用电安心、放心、有信心。
推动客户用电不断优化,这样的党员突击队在乌兰察布供电公司不止一个。今年以来,乌兰察布供电公司进一步营造高质量电力营商环境、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为满足客户用电需求不懈努力。
创新,做加快速度的先行官
“这个小程序实现了我们内部专业间的线上高效联动,它能时时在线跟踪流程处理和办电进度。”营销管理部王强口中的“小程序”指的是乌兰察布供电公司为缩短客户办电时间而研发的“业扩报装流程预警监控系统”。其实,这个小程序作用一点都不小,它能通过“语音+短信”方式提醒各环节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处理业务,还可以在超期之前的固定时间提级给主要领导督办、盯办。在小程序投入使用后,“三零”服务客户平均办电时间较之前减少5.95天。
除此之外,该公司首创的“云上办公,助您无忧”数字化办电服务,也真正达到了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的目标,平均缩短客户办电时间2.1天。科技感满满的办公软件及越来越短的办电时间表明,利用手段创新、模式创新、企业创新,不断推动营销数字化转型升级已成为乌兰察布供电公司的新目标、新动力、新追求。
服务,当客户需求的贴心人
“其实不单单只有走进营业厅才能享受服务,我们希望通过努力让更多客户知道怎样才能用到更省心、更省钱的电。”客户服务中心的赵鑫蕾在介绍自己做视频的初衷时说道。近期,小赵创作的用电常识小剧场系列在网络上受到客户的追捧:“原来热水壶竟然是电费刺客。”“原来只要不拔手机充电线即使不充电也会计费。”“谢谢小赵的科普,每个月至少能省二十元钱。”新方式带来新效果,大家纷纷在网络上为供电公司这一波“贴心”宣传点赞。
线上服务获点赞,线下服务不停歇。乌兰察布供电公司积极加强政企联动,建立重点项目跟踪机制,不断提升营销精益化管理水平,升级营业厅服务功能,大力推行主动抢修和带电作业,多措并举为客户筑牢一道可靠的供电屏障,打造客户最佳用电体验。
担当,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
优质供电服务进万家。乡村振兴建设进程中,乌兰察布供电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优化电力营商政策传导到乡村,造福于农民。
在四子王旗骑士聚甜农业公司,业务经理张科提到吉生太供电所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今年,这家公司种植甜菜18000亩,亩产量达3吨左右,每亩毛收入1650元左右,真正让“甜蜜产业”甜到了群众的心窝窝。“以前啊,咱们农民种地是靠天吃饭,现在靠的是电。”原来,5月份是甜菜移栽的黄金季节,但今年吉生太地区春旱严重,18000亩甜菜完全靠机电井灌溉。为了保证机电井安全正常用电,那段时间,电力公司党员服务队积极行动,分四个组深入田间地头,巡视检查每一眼机井包括配电室、漏电保护器的电力线路及设备,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移栽甜菜灌溉保驾护航。临近秋收的10月份,吉生太供电所工作人员又对辖区内4条10千伏、150多公里线路巡视了一遍,确保了甜菜的大丰收。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电力“红马甲”服务队员在田间也在地头,在农场也在牧场,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使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有了实实在在地提升,“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初心在保障和改善小微企业用电中得到映照。
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电力服务再上新台阶。据统计,2022年乌兰察布供电公司服务及时率达到99.89%,满意率99.84%,办结率99.99%,今后,该公司还将继续紧紧围绕“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工作主线,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措施,强化责任落实,打造更加开放、更具韧性、更有活力的电力服务体系,为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奋力奔跑。(张晓慧 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