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12月16日电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政务服务局立足数字化改革,聚焦企业和群众高频办事需求,积极开展流程再造,丰富场景集成服务,打造“全链条衔接、便利化审批”的一站式、一条龙审批服务新模式,不断提升企业、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便利化水平,增强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深化政务数据应用共享。依托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进办件信息、材料、证照数据的全量高质汇集,实现全市12个部门20个垂建业务系统676个事项和214个无业务系统事项实现数据共享,网上受理各类业务41.9万件,网办件占比为81.7%。全面提升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应用广度深度,制发电子印章658枚,汇聚电子证照类型154类,汇聚证照数据213万条,签发电子证照213万条,签章率达到99.76%,市本级实现866个事项的申请材料与电子证照关联。实现第一批全市217个高频事项244个材料“免提交”,通过手机亮证亮码等方式累计调用电子证照917.3万余次,建成24小时自助智慧政务服务大厅,189项高频事项实现“自助办”,切实提升了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推动跨部门流程再造。率先在78个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我要开店类“一件事”推行“一张表单”申请,不断优化流程和推动部门信息共享,将公安、民政、卫健部门的户口簿、结婚证、出生医学证明实现网上信息推送,推行新生儿出生事项指尖办、零跑腿,截至目前,线上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累计办结254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实践、拓展改革领域,创新推出了188个“一件事”,包括“企业开办”“企业简易注销”“个体工商注销”“水电暖气联合过户”、机动车登记、人才引进等一批高频事项,极大地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企业简易注销由过去跑7个部门转为只跑1个窗口,申请材料由过去的17份缩减为4份,压缩率达到76%以上。企业开办由过去7个环节减为1个环节,材料由过去19份减为4份,时间由过去3个工作日缩短到0.5个工作日办结;实施线上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改革,群众由原来需要跑5个部门,办理6个事项,提供12份材料,压缩为线上一次性提交资料、线下领取证件办结;通过深化“三减一优”改革,卫生许可证办理由过去8个材料减为2个材料,压缩率为75%,办理环节由过去5个减为2个,承诺时限由过去5个工作日变为即来即办。
规范“一件事”综窗设置。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件事”综合受理窗口,规范窗口收件标准,提升窗口服务质量和效率。持续推动人社、医疗、教育、公积金、电水气网等民生服务类高频“一件事”“就近办”“掌上办”“马上办”。积极与国家商业银行、邮政公司等合作,打造多级联动的“自助服务圈”,与建设银行合作,开发居民慢性病年检、职工慢性病年检、破产企业职工年检、居民两病(高血糖、糖尿病)年检、住院就医认证5项高频特色应用。目前,已设置“一次办”窗口251个,专职人员258人,有291个“一件事”事项落地运行,累计联办“一件事”9.7万件。
拓展多元化“掌上办”服务。“蒙速办”移动端共接入特色应用317个,可办应用134个,可办比率42%。建成“蒙速办”移动端“小事智办专区”,已接入出生、就业、入学、生活、救助、养老等6类33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事项。“蒙速办”已上线政务服务事项6359个,累计办件量达到8万件。
全力推进“跨省通办”。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了“跨省通办”“跨盟市通办”窗口,在自治区政务服务网开设“跨省通办”专栏,公布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和流程图,认领发布国家发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事项清单,梳理、编制、公布“跨省通办”事项262项,“跨盟市通办”事项81项,实现同一事项跨区域无差别受理、办理。同时和黄河流域五省十二市“跨省通办”、黄河流域政务服务通办圈、“云牵手联盟”签订跨省通办协议,采用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三种业务模式实现跨省政务服务事项互办互认,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异地办事服务。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