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9月23日电 今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政务服务局以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服务民生,深化“放管服”改革和政务服务供给侧改革,努力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环境,全力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
全力推进“一网办”,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按照“三化”“四减”要求,加强事项梳理与公示,压缩承诺时限,做好“一事一指南”。全市已认领依申请六类行政权力事项7739条,认领公共服务事项5914条,全部在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公布,实现同一事项线上线下同标准办理。依托全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网上办”,实现全市11个部门19个垂建业务系统674个事项实现数据共享,网上受理各类业务11.6万件,网办件占比为60.52%。全面优化网上服务功能,制发电子印章532枚(市本级63枚,旗县区469枚),汇聚电子证照类型135类,汇聚证照数据200.8万余条,签发电子证照199.7万余条,签章率达到98.6%。全面开展“好差评”系统应用,全市“好差评”系统主动评价数据累计汇聚34万条。
优化“一次办”集成服务。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一次办”专区,整合市场监督、税务、公安、金融等部门,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工作模式,将个体户开店78个事项涉及的个体工商户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备案、税务登记、蒙文翻译审核、门头牌匾设置审批五个环节按“一件事”标准整合,使用“一张表单”申请,一次办成。目前,已设置“一次办”窗口248个,专职人员255人,有245个“一件事”事项落地运行,累计办理“一件事”25.5万件。相比改革前,办事材料平均减少63.31%,办理环节平均减少64.31%,办理时间平均缩短47.04%。
全面推行综合“一窗受理”模式,实现政务服务快办、好办、易办。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中台专业支撑、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全市已设置251个综合窗口,4311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综合一窗”分类受理,累计受理各类业务9.2万件,企业和群众办事的便捷度、体验度和满意度得到持续提升。
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重新梳理整合部门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不断强化各级政务大厅的“一站式”功能,市本级799项行政审批事项进驻市政务中心,水、电、暖、气、金融、税务、法律服务等544项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应进必进,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就可办成“一揽子事”。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通过开展“一把手进大厅政务服务提升日”活动,对标先进地区逐部门逐事项进行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跑动、优流程。承诺时限由原来62.72%提升为76.91%,跑动次数由原来平均0.26次压缩为0.22次。
全力推进工程项目审批改革。重新优化工程项目审批流程,政府投资类审批时限由80个工作日压缩至55个工作日,企业投资核准和备案时限由80个工作日压缩至40个工作日。工改平台线上累计办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466个、涉及审批事项1022个,其中,实行并联审批项目356个、联合验收项目62个,有效推进建设项目快速落地。
全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成立了“证照分离”改革组,建立旗县区、市有关部门涉及事项工作任务台账,实行定期调度工作机制,推动改革举措落实到位。对涉及全市“证照分离”改革105项审批事项进行了审批方式改革,取消审批10项,审批改备案4项,实行告知承诺4项,优化审批流程77项。
提升“掌上办”服务能力。围绕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烦的问题,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以降低企业群众制度性交易成本为目标,大力推行政务服务“掌上办”,推动“一网通办”由能办向好办转变。截至目前,“蒙速办”已上线政务服务事项4407个,累计办件量达到2.3万件。围绕个人和家庭全生命周期,建成“蒙速办”移动端“小事智办专区”,已接入出生、就业、入学、生活、救助、养老共6类33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服务事项,实现更多“关键小事”智办速办。“蒙速办”APP注册量达到65.77万人次,占全市总人口的42.74%。“蒙速办”APP共接入特色应用296个,可办应用116个,可办比率39.2%。
全力推进“帮您办”提档升级。推行“一项目一档案、一项目一专班、一周一调度”代办帮办工作制度,每个代办帮办项目明确服务专员,建立工作台账,将市、旗县区134名领导确定为项目包联领导,实行专班专人跟进服务。在“蒙速办”APP开发了重大项目建设监督平台,将202个重大项目全部纳入平台管理,定期调度更新项目进度信息,方便包联领导日常“帮办督办”、协调解决问题。在全市组建了“帮您办”工作专业队伍,配备专兼职代办帮办人员163名,累计为247个重点项目提供了“帮您办”服务。
全力落实容缺受理,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化。组织市、旗县区两级政务服务部门全面梳理明确适用容缺受理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优化办事指南。目前,全市公布482项“容缺受理”事项。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