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3月28日电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法院系统立足审判执行主责主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司法保障。在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牵头填报的“解决商事纠纷指标”连续两年位列全区第一。
依法平等护企,保障民企权益
鄂尔多斯市中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出台《鄂尔多斯法院提升司法公信100条措施》,精准覆盖“立调审执”等10个环节,构建纠纷治理和案件办理更优模式。健全完善专门化审判组织体系,选齐配强专业审判队伍,设立专门的商事审判庭、知识产权审判庭、金融审判庭、快速审理合议庭、清算与破产合议庭等,实现简案快审、类案精审,商事案件一审服判息诉率为91.13%;设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加强立审执各环节衔接;加大司法救助力度,为困难企业缓减诉讼费1750万余元。
在司法公正维度上,该院坚持罪刑法定、疑罪从无,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区分经济纠纷、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3年来审结的8起虚假诉讼案件中,对2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对2人处以罚金,通过申诉再审程序维护了司法权威。
抓前端治未病,提升治理新效能
“法院营商工作做得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鄂尔多斯市法院系统依托诉调对接中心,加强与司法局、工商联、金融办、市场监管局等行业主管单位协作,建立健全各类特色调解组织,构建“1+N”多元解纷模式,打造涉企纠纷前端化解“桥头堡”。该院选聘149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设立10个“首席+法院”工作站,运行15个“代表委员调解工作室”,330名代表委员参与纠纷化解,形成集305个调解组织、833名调解员于一体的解纷体系,近年来,全市法院共对40516件涉企案件完成了诉前调解。
坚持专题业务培训与调解员个人指导相结合,主动履行指导调解的法定职责,提升调解员履职能力,提高涉企纠纷调解质效。积极参与旗区综治中心建设,派驻综治中心的诉服团队充分履行指导调解、释明引导、先行调解等职责,促成更多矛盾纠纷在诉前有效化解。
强力执行攻坚,快兑胜诉权益
鄂尔多斯市法院系统以“暖城融雪”专项执行为抓手,开展涉企诚信重塑行动27次,清理拖欠民企账款案件12365件,兑现资金414.89亿元。同步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活封活扣”措施帮扶86家困难企业,促成797件涉民企案件和解。综合治理方面,推动出台《源头解决执行难实施意见》《执行联动机制实施意见》,构建查控、惩戒、拒执打击全链条机制,并创新设立全区首家“公安+法院”执行联动工作室,通过资源整合累计拘留81人、拘传593人,推动241件案件执结到位1.7亿元,形成多部门协同攻坚格局。
聚焦执破衔接改革,制定“执转破”“执破融合”专项方案,全市通过执破融合机制推动20家“僵尸企业”退出市场,相关成效获市政府及自治区高院肯定。
强化产权保护,激发民企创新活力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法院系统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改革,通过强化司法惩戒力度、创新协同保护体系等举措,着力构建全链条知识产权保护格局。近年来,累计审结涉民营企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668件,为权利人挽回经济损失2.33亿元。
着力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的立体化保护网络,联合呼和浩特、包头、乌兰察布等地中院建立跨区域司法协作机制,并通过联合发布10大典型案例统一裁判尺度。在“司法+行政”协同方面,创新成立全国首个地市级“知识产权智慧保护中心”,联合公安、检察、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了线索通报、案件移送、证据互认等衔接机制。基层法院同步推进特色品牌保护,鄂托克旗人民法院设立的“阿尔巴斯”品牌综合保护联系点,实现了地理标志产品司法保护与行政监管的无缝对接。(李娇 李彩琪 满都日娃)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