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2月10日电 优化营商环境是树立良好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屡创佳绩,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蝉联第一,实现“五连冠”,获评“2024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2024中国高质量发展营商环境最佳城市”,相关经验做法被自治区孙绍骋书记批示,要求全区认真学习借鉴推广,优化营商环境成效日益凸显,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愈发强劲,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成为新的城市名片。
构建“最贴心”政策体系。
率先在内蒙古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针对性出台《鄂尔多斯市政务服务条例》《鄂尔多斯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制定促进新时代“两个健康”30条措施,出台落实“六个工程”和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一揽子政策,全市经营主体稳步扩大,突破34万户。
塑造“最省心”办事流程。
推行“极简”审批,强化“极优”服务,拓展“蒙速办·鄂能办”政务服务品牌,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全市1.4万项事项纳入“综合一窗”受理,受理率100%。高效落实国家层面两批次2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累计办件11万件。178项“一件事”联办事项实现一张表单申请、一套材料办理。创建内蒙古首个“无证明城市”试点,311项事项384项证明材料实现“免提交”。
厚植“最安心”投资沃土。
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构建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新业态,为各类企业投资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空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8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实施金融赋能行动,设立“5个100”新质生产力基金,民营经济活力持续涌动,鄂尔多斯22家企业上榜内蒙古民营企业100强榜单,数量居全区第一。构建“三端五防线”诉源治理模式,优化涉企案件办理,平均审理天数缩短12天,首执案件平均用时缩短29天,充分保障经营主体合法权益。
推出“最暖心”服务举措。
设立“企业服务专区”,深化重大项目上门服务、手续集中联审,全区首创“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模式,重点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压缩至1个月。组建“蓝马甲”专兼职帮代办队伍,2024年为全市278个新建投资项目提供1318项帮办代办服务,促进项目计划投资858亿元。深入实施助企纾困“十大行动”“暖城·暖企”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累计服务企业3500余户,达成订单59万余件、金额约280亿元。在内蒙古首创“暖商保”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政策,以财政出资形式引入市场化商业保险,为全市个体工商户提供“1+N”保险保障定制服务,惠及22万户个体工商户。
营造“最舒心”生活环境。
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表彰奖励和人文关怀,做好引进企业随迁家属就业、入学、就医等生活保障。推出“人才新政双30条”“科技新政30条”2.0版,出台服务暖城“新市民”0477系列措施,大力推进人才友好型城市建设,实施与企业家、科学家“握手”行动,建成投用西北地区最大的人才科创中心,在京沪深设立人才飞地,进入“最佳人才发展生态城市”全国前50强,在中国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中位列第33位,是自治区唯一上榜的城市。多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荣获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鄂尔多斯市将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优化暖企之策、强化暖心服务,持续叫响擦亮“暖城·五心”城市名片,以智慧高效的一流政务环境、宽松有序的一流市场环境、公平正义的一流法治环境、宜居宜业的一流社会环境,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贾江 杨宇)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