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不断提升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红山区真正从企业和群众的角度出发,俯下身子,真抓实干,自觉为优化营商环境用心出力,书写惠民为民新篇章。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了算。“以往我们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手续不仅时间特别长,而且要在多个部门间来回跑,提交材料也多,跑完一个项目建设手续至少得半年时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后,办理手续方便多了,可以直接去政务服务大厅工程建设项目综合受理窗口办理,不用自己跑手续,还有代办人员帮着办理,提交材料后等着拿证就行了。”赤峰金都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牟玲满意地说。
优化营商环境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今年,红山区认真贯彻上级党委、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线下快办、网上可办、掌上易办、就近能办的总目标,大力实施“五抓五提升”工程,全面推进“蒙速办·四办”改革,企业群众干事创业便利度、满意度显著提升。
以“四办”改革为抓手,提升线上服务能力。制定印发《红山区全面推行蒙速办·一次办工作实施方案》《红山区蒙速办·帮您办工作实施方案》《红山区全面推行蒙速办·一网办·掌上办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总体目标、任务分解和推进时序,力促各项改革举措落实落细;主动认领自治区一体化平台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1256项,按要求编制实施清单1256项,为事项三级要素统一和数据同源奠定坚实基础;复用试点地区权力清单,加快推进权力事项网上办理进程。目前,区本级事项时限压缩86.2%,即办件占比74.9%,网上可办率97.6%,全程网办率93.2%,服务效能进一步提高。
以“综窗”系统为抓手,提升线下服务效能。红山区认真落实自治区“综合一窗”系统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吃透改革精神,细化任务分解,专人专班推进;集中梳理“综窗”系统平台承办事项,逐个事项编制服务指南。目前,已完成1150个事项的人员配置、权限分配、流程嵌入和链接跳转等工作,共计办件3481件次;协调各部门推进综合窗口选址布局,指导综合窗口人员的业务培训。目前,已设置3个综合窗口,并对商务、粮食等5个单位的25个权力事项进行综合受理、全权代办、一窗反馈,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
以“工改”平台为抓手,提升项目落地时效。红山区工改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发《红山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制度汇编》《红山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分阶段流程图》,明确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限,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区本级权限范围的所有工程建设项目均通过工改综窗统一受理,各审批部门内部共享、各取所需、并联审批;逐项梳理优化工程建设项目涉改审批事项,全力推进一窗受理、一张表单、一网审批工程,开工前的审批时限由原来230个工作日缩减至55个工作日。目前,已按期办结50个项目183个审批手续。
以“一件事”为抓手,提高部门协同力。红山区多次组织“一件事一次办”专题学习,把“一件事一次办”做实做细做透。截至目前,共固化单办事项80项、部门联办事项121项,均已完成实施清单的固化公示工作。结合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职能调整,动态调整“一件事一次办”目录清单,让清单与时俱进。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当前,红山区新一轮利好政策接续出炉,改革破局之举接踵而至,将为企业松绑减负、增强发展信心、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构建新发展格局注入更多动力。(通讯员 陈秀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