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窗口办理所有事项,不用来回跑”“足不出户,手机就能办业务”“企业社保线上打包办,真方便”……来自广大群众、企业的声音,见证着我市人社服务不断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深入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落实年”要求,大力开展“党员干部联系企业”活动,坚持“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理念,在自我提高、助企成长两个方面下功夫,政策覆盖再扩大、营商举措再优化、保障民生再升温,人社服务更快更优更省心。
聚焦“清减压”,在“简便办”上挖潜。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是推动政府职能深刻转变、极大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举措。一直以来,市人社局加大简政放权、“证照分离”改革力度,取消审批事项4项,下放旗县区办理事项8项。取消125件次证明材料,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办事环节70%以上,所有审批事项在法定办结时限基础上压减了50%以上。积极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3项行政审批、19项公共服务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将社保登记纳入企业开办“大礼包”,实现“一窗通办、即申即办”。与市场监管部门实行信息互通共享,企业社保注销无须申请。
聚焦“建窗口”,在“综合办”上提质。2019年,市人社局成立市政务服务大厅人社分厅,104项服务事项进驻办理,实现应进必进,年均服务群众8万人次,办理事项14万件,被人社部评为“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今年,自治区人社厅将我市确定为“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试点,人员资金双管齐下,在实地考察学习承德人社“综合柜员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重新划分窗口布局,统筹调配人员力量,配备标准经办设备,实现“只进一扇门、只找一个窗、办成所有事”。
聚焦“智慧化”,在“线上办”上增效。市人社局积极探索“智慧人社”服务功能,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让群众、企业享受更高的办事效率。深度拓展自治区人社系统网上服务大厅功能,148项服务事项实现了全流程网上办理。截至目前,全市已网上办理业务35.7万件、掌上办理业务12.5万件。推进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利用支付宝、网上服务大厅、内蒙古人社APP等途径对接省外经办机构,“领取养老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等14个事项已实现“跨省通办”。自主开发多个线上特色服务小程序,档案管理查询、毕业生报到、自助年审、社保卡办理实现实时在线服务。(记者 宋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