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赤峰市纪委监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重大决策部署,靠前监督、主动作为,为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以政治监督为抓手,扭住主体责任“牛鼻子”,推动责任落细落实。把落实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工作纳入政治监督台账统一管理,采取受理群众举报、明察暗访、交叉监督等多种方式,对全市各地各部门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政策情况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市、旗县区两级纪委监委开展营商环境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督导检查63次,覆盖部门单位491个,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127个。市、旗县区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涉企涉商重点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开展明察暗访64次,覆盖部门单位475个,发现并督促立行立改问题81个。市、旗县区两级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向被监督单位发出监督提醒函123份、工作建议函51份,约谈主要负责人7次,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份,督促建立完善相关制度12个。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划出政商交往“边界线”,护航企业健康发展。市纪委监委制定出台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招商引资八条措施》,围绕强化政治监督、适用容错纠错、打击诬告陷害、规范涉企执纪执法、准确把握权力边界、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和稳慎处置涉企案件等重点事项开展监督。制定印发了《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列出可为与不可为事项各12条,严查敷衍应付、吃拿卡要、权力寻租等腐败作风问题。注重听取“一线”声音,在全市选取165家民营企业作为营商环境年度监测点,赋予直报问题权限。市、旗县区两级纪委监委挂牌、班子成员包联,定期开展“下沉式”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共调研走访包联企业127家,收集涉纪检监察工作相关意见建议62条,已全部纳入台账跟踪解决。
以执纪监督为突破,瞄准营商环境“污染源”,整治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窗口服务、审批许可等9个方面重点整治问题和4个领域重点查处问题,在市纪委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受理损害营商环境问题信访举报公告,拓宽问题线索渠道。今年以来,累计受理反映营商环境问题线索33件,查处17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3人,组织处理8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5件。(记者 孟静航)
原标题:市纪委监委靠前监督 当好优化营商环境“护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