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9月26日电 包头市民政局立足民政工作本职,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为工作目标,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服务理念,切实加强民政营商环境建设,不断优化服务,积极推进改革,营造“人人都是软环境”的浓厚氛围,以实际行动促进全市营商环境大提升。
创新实现两项民政业务“全市通办”,服务方式更加便民利民
困难群众申办最低生活保障“一城通办”。2022年5月,在全市推行了困难群众申办最低生活保障“一城通办”,有效解决了户籍地与居住地分离的城乡困难群众申请办理低保“多地跑”“折返跑”的难题,提升了低保申请便利度,被列入自治区社会救助创新创优试点工作,成为全区范围内低保全市通办的首个盟市。2021年10月,主动创新推行实施婚姻登记“全市通办”,回应了广大市民群众对新时代婚姻登记的新期待,满足了群众享受便利婚姻服务的新需求。今年以来,全市共办理跨区婚姻登记业务1700余件,切实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和人性化的婚姻登记服务。
扎实推进放管结合,精准响应群众需求
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最大限度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环节。近年来,包头市公开募捐资格审核、慈善组织认定工作审批办理由20个工作日缩短为5个工作日,社会组织审批事项由5个环节简化为2个环节,办理时限由5个工作日缩减为3个工作日,切实为群众或企业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全力推广“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容缺受理”等行政审批服务,民政部门已实现“马上办”政务服务事项16项、“网上办”政务服务事项15项、“一次办”政务服务事项34项、“容缺受理”政务服务事项8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26项审批服务项目全部实现了在政务大厅一站式办理,并在窗口设置了办事指南、审批流程,进驻事项无任何收费项目,民政政务服务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了“应进必进”。
增强便民利民服务能力,持续优化民政营商环境
开发使用“指尖办”“网上办”社会救助系统,为困难群众提供了足不出户、简便易行的自助申请低保渠道。城乡低保审核审批、进度查询实现全程网上办理,打通了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设置申请受理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跨省通办”业务窗口,为残疾人提供便捷、温暖的民生服务。开通婚姻登记网上和电话预约,避免“扎堆登记”,切实方便群众。深入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清理整治,坚决制止和查处行业协会商会违法违规收费,开展了行业协会商会领域“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完善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标准和规范,采取会费减免等举措帮助会员单位和企业纾困解难。2021年以来,共指导全市行业协会商会减收减免会费235.9万元,为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大局贡献力量。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