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内蒙古4月7日电 2025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工信局认真贯彻落实助企行动,凝心聚力,积极作为,打出一系列助企“组合拳”,在全盟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服务企业、促进发展的热潮,为新一年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下沉服务,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实施工业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2月10日以来,由局班子成员带队,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全盟135户非能源规上工业企业生产一线,逐户摸排复工复产、原料保障、生产计划、产销衔接等情况,引导企业提高经营效益;同时建立健全工业经济运行半月调度机制,切实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时效性,“一对一”帮助企业解决堵点卡点问题,全力推动企业满负荷生产。1-2月份,全盟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产值182.3亿元,同比增长9.6%,增加值增长9.4%,居全区第4位,为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奠定坚实基础。
二、供需对接,搭建合作“直通车”
为解决企业产品销售难题,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锡林郭勒盟工信局扎实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活动,将46户企业纳入锡盟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名单,3月3日,组织65户企业召开全盟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产业协同和产品供需对接会议,今年已累计组织产需对接会5次,为全盟新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争取到风电主机订单626台,叶片订单850套,线缆订单8800千米,光伏支架订单3500吨,光伏管桩订单65万米,对接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三、选育培优,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提前开展优质中小企业培育认定工作。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工信局深入全盟各地区,分别与100多家企业面对面开展优质中小企业培育政策宣传解读工作。2月5日,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认定工作的通知》,组织105家有意向、有潜力的企业提前编制创新型、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材料,力争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已组织30余家符合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条件的企业开展申报专题辅导,有效提高申报材料的编制审核质量,确保今年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取得新突破。推动40户企业上云用数赋智,深入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对标评估诊断,完成14户工业企业数字化评估诊断。正在推进实施节能技改项目15个,预计年节能量20万吨标煤;实施节水技改项目5个,预计年节水量20万立方米;积极创建自治区节水型企业2家。锡市海装风电列入工信部公布绿色制造名单,锡林郭勒盟国家级绿色工厂达到7家。
四、资金扶持,破解企业“燃眉之急”
锡林郭勒盟工信局通过多渠道资金注入缓解企业压力,正在组织企业积极争取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并计划在盟级工业发展资金安排资金对提限纳统、专精特新、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等方面优秀企业进行奖励。积极推动“助保贷”融资服务工作,与中行、邮储等4家合作银行会商推进2025年助保贷融资服务工作,与交通银行、鄂尔多斯银行、蒙商银行开展合作洽谈,已与鄂尔多斯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力争今年发放助保贷达到一亿元以上;面向全盟征集到69户工业企业59.23亿元融资需求,及时向各家金融机构进行了推送。积极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加大投诉处理核实力度,牵头组织盟直部门和旗县市区政府对2024年全面摸排台账进行复核锁定,正在推动下一步化解清偿,全力保障企业合法权益,有效支持中小企业稳定发展。
五、优化环境,夯实企业发展基础
主动出击抓招商,局主要领导带头精准招商,先后对接零碳产业园、低空装备制造、钙钛矿光伏组件、氟化工、光学材料等产业项目,今年已累计外出招商25次。积极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全力为企业做好全方位服务,助力企业解决项目前期推进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优质项目高质量落地实施。积极争取园区建设项目,成功争取到东乌旗、阿旗、黄旗等3个地区新设工业园区,西乌旗、东苏旗、白旗、蓝旗等4个地区工业园区扩区,已于2月份经自治区人民政府会议研究同意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列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指导白音华经济开发区申报化工集中区。加大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今年,全盟获工信部批复2025年度电信普遍服务试点项目通信基站162座,争取资金1.095亿元,居全区首位;实施通讯信号盲区消除计划,今年计划新建基站114座,存量改造160座。
下一步,锡林郭勒盟工信局将持续深化助企行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争的意识、拼的干劲、赢的决心”,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为锡林郭勒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