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讯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船舶检验信用管理工作,各级单位积极响应并锐意创新,在构建信用监管体系、实施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机制、推动数字化赋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作为首批试点单位,青岛船舶技术服务中心率先在船舶检验领域探索信用管理模式,其创新的小型船舶检验优化措施荣获交通运输部海事局颁发的“最佳创新奖”。济南船舶技术服务中心则与潍坊、东营海事部门建立了协作联动机制,将信用评级与日常检验工作紧密结合,实施检验分级制度,有效保障了水上运输安全。烟台船舶技术服务中心通过采取容缺受理、信任检验、免于检验等守信激励措施,大幅缩短了检验周期,为市场主体节省了时间成本,提升了经济效益。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积极推行信用承诺制,实施自检制度,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并依托“济港通”智慧港航平台构建了“云船检”系统,开发了自检功能模块,该案例被评为“山东省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威海船舶技术服务中心在游艇建造企业中开展信用承诺和开工前检验工作,根据企业信用状况实施差异化监管,对守信企业采取抽查方式,显著缩短了船舶建造周期。枣庄市港航和机场建设发展中心坚持服务导向,加强信用宣传,畅通信用修复渠道,积极引导企业开展信用修复,主动纠正失信行为。
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信用管理举措,各单位显著提升了船舶检验工作效率,增强了经营主体的守法诚信意识,优化了检验监督效能和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了船舶检验质量效益。山东省的《“信用+船检”助推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案例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2024年全国交通运输领域信用建设典型案例。
中宏网版权申明:凡注有“中宏网”或电头为“中宏网”的稿件,均为中宏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宏网”,并保留“中宏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