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广东电视台民生频道推出盘古树创始人郑永生盘古树:在时光里扎根的成长力量

2025-08-23 23:03:54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广东电视台民生频道历经将近一年的筹备,于8月23日晚推出人物专访特别节目,本次特邀国内知名家庭教育导师、盘古树教育机构创始人郑永生,分享其作为教育行业开拓者的心路历程,本专访节目在晚间黄金时段20:30分于广东电视台民生频道播出。

1.jpg

  专访中,郑永生不仅讲述了其创业初心、事业崛起的轨迹,更展现了事业与家庭双丰收的平衡之道,其故事所蕴含的成长智慧与盘古树教育为万千家庭带来的幸福改变相得益彰。

  以热爱为灯,以坚持为路:谱写一曲关于梦想、坚持与创造的动人乐章

  本次专访深度剖析了一位教育践行者如何听从内心热情的召唤,凭借非凡的毅力与坚定的信念,将个人梦想转化为造福万千家庭的社会事业,谱写出一曲关于梦想、坚持与成就的动人乐章。

2.jpg

  专访中,郑永生先生回顾了自己的创业初心。他坦言,并非一时冲动,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教育价值的笃信,在面临抉择时,他选择了追随那份看似理想主义却无比炽热的热情。

  创业之路从未坦途,专访中揭示了郑永生先生在开创“盘古树”过程中所经历的挑战与考验,正是这份“坚持内心所向”的力量,让他如同机构名称中的“盘古”一般,以开拓者的勇气,劈开前行路上的混沌与困难。他不断融合及优化教育体系,将“盘古树”逐渐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于家庭教育、亲子关系构建、个人心灵成长的专业教育机构。

3.jpg

  成功的定义在于创造了多少价值。如今,盘古树教育在郑永生的带领下已结出累累硕果。节目通过真实课堂场景及学员采访的展现,生动讲述了无数家庭在盘古树的帮助下,改善了亲子沟通、化解了家庭矛盾、重塑了和谐氛围的故事。

  双丰收的答卷:事业扎根与家庭圆满的共生之道

  多年来,郑永生以实践沉淀专业,融合了西方心理学和中国文化,不仅开创了一套独特的家庭成长生态课程体系,带领盘古树教育成为家庭心理服务领域的标杆,更将经验凝结为《懒父母的巧智慧——儿童思维程序学》、《成为自己的人生导师》两本畅销书籍,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析亲子关系密码和心理成长之道,这些书籍持续占据心理类畅销榜单前列,帮助读者在文字中找到成长地图。

  更令人称道的是,他在事业攀升的同时,始终守护着家庭的幸福。专访中,郑永生分享了自己独特的育儿观,这便是他平衡事业与家庭的秘诀:“不管是教导学员,还是教育孩子,我都很强调一个人的六感,即安全感、真实感、自主感、满足感、愉悦感和宁静感,这六个感加起来就是幸福,孩子小时候还在发展感性,如果过早发展理性,孩子会很守规则、很听话,但他们心灵的部分会被埋没,孩子迟早会成熟,所以在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要让他们做孩子。”

4.jpg

  从事家庭教育工作让郑永生知道怎样才是真正的‘看见’与‘接纳’,事业的成功,本就该为家庭幸福添砖加瓦。这种“事业反哺家庭,家庭滋养事业”的状态,让他的人生故事更具温度。

  照亮更多家庭:以初心传递幸福的可能

  通过此次广东电视台的专访,我们看到原来幸福源自于对内心的忠诚,而成功不止于成就自己,更在于能为他人创造价值。他透露,盘古树教育成立至今,已通过主题丰富的家庭教育沙龙、育儿工作坊、父母成长课程等服务,帮助超三万个家庭化解矛盾、重建信任,让“和谐”成为更多家庭的日常。

  “盘古树始终践行着‘让天下的父母无忧’的使命,用最适合中国家庭的智慧,成为每一个家庭打开幸福的钥匙。”郑永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事业的初心,也让更多人对家庭幸福充满期待。

  此次专访于8月23日晚黄金时段20:30在广东电视台民生频道播出,观众也可通过广东卫视APP及社交媒体平台回看。欢迎广大观众一同感受郑永生老师带来的启发与感动。


编辑:沈露
审核:蔡旭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