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正在快速推进,打造区域产业创新增长极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重庆两江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两江产业集团”)的重庆中发智创产业园用6万多平方米的空间,托起了超过300家创业企业,成功孵化出一批批科技创新“硬核玩家”,在产业升级和政策落地中跑出了“加速度”。
一、硬核数据撑起创新实力
重庆中发智创产业园运营面积超6万平方米,承载着300多家企业的梦想与成长。这里不仅有80家科技型企业,还有1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达到6.7%,远超区域平均水平。这样的成绩,让园区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名副其实的“创新策源地”。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超过一半的企业来自外地,这说明重庆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创新资源和创业热情,成为区域创新创业的“磁场”。
二、梯度培育链条助力产业升级
园区依托大力推动的“产业基础高级化”战略,打造了一条清晰的产业梯度培育链条:从80家科技型企业出发,逐步成长为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8家高新技术企业,最终涌现出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数据显示,园区累计产值2.1亿元中,高新技术企业贡献了近60%。这正好呼应了重庆“416”产业体系的重点方向,如智能制造、新材料、绿色环保等,园区在推动这些产业板块升级换代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京津冀资源引进 助力跨区域联动
说到创新,资源整合和跨区域合作是关键。作为由北京专业团队操盘运营的园区,中发智创充分利用京津冀的产业链优势,帮助18家高新技术企业中5家企业成功对接了京津冀的产业资源,实现了跨区域订单和技术协同。
这些跨区域合作订单占到园区产值的近50%,这不仅推动了东西部创新协同,也体现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红利真正“落地生根”。
五、企业故事:智能电网服务设计企业“运彩智电网”的成长之路
“云彩智电网”是一家专注于智能电网系统设计与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智能配电网优化设计、智慧用电监控及数据分析平台开发。成立之初,面临资金有限、技术突破难以及市场开拓受阻的挑战。
依托园区完善的孵化导师团队指导和资源支持,“云彩智电网”成功研发了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智能配电监控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电网实时数据采集与智能分析,帮助电力企业降低能耗和故障率,提升电网运行效率。
在园区牵线搭桥下,公司先后参与了重庆及周边地区多个重点智能电网建设项目,包括重庆某区智能配电网升级改造项目和川渝智能电网联动示范工程。这些项目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超过千万级的订单,也提升了其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
三年内,“国智电网”营业收入突破2000万元,员工规模由最初的20人扩大到近二百人,成为重庆智能电网技术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和创新驱动者。
六、结语:未来可期,创新继续跑赢时代
重庆中发智创产业园用实打实的数据和鲜活的企业故事,证明了国资平台盘活创新资源的力量:18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家孵化企业、2.1亿元产值和1800多个就业岗位,正是创新驱动发展的生动注脚。
未来,园区将继续深挖政策红利,强化产业链协同和技术创新,助力更多企业从“重庆制造”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增长极”,重庆中发智创产业园正在用“创业创新”的热情和行动,谱写一曲属于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