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一所公立小学三年级的教室里,9岁的小树正高高举着手,期待着老师的点名。很难想象,半年前的他在课堂上根本“坐不住”。
小树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即多动症),他在课堂上随意走动、插嘴,还常与同学爆发冲突,妈妈入校陪读一年后身心俱疲。2025年2月,大米和小米的康复师受委托入校成为影子老师,帮助小树改善了插嘴、作业拖拉等问题,更让他学会用非暴力方式化解同伴矛盾。
大米和小米康复师进入校园,正在和孩子们玩注意力快速反应游戏。
服务对象从自闭症孩子扩展到语言障碍、学习困难、多动症等更多的特殊需要孩子,年龄从1-8岁延伸到1-12岁,是大米和小米专业能力的提升。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医师邹小兵教授曾说,“自闭症干预是最难的,能做好自闭症干预,也一定能服务好其他发育障碍的儿童”。对此,大米和小米从未怀疑。
从2014年大米和小米公众号发出第一篇文章,到2016年大米和小米在深圳成立第一家线下干预机构,9年过去,大米和小米的直营机构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已助力超3万名特需儿童融入社会。
站在中国特需儿童康复的前沿,大米和小米在思考:除了自闭症谱系孩子,那些被语言发育障碍、读写困难、专注力不足困扰的儿童,需要怎样的托举?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做得更多?
范围拓宽,服务更多特需孩子
2024年12月底,大米和小米招募5名语言发育落后的儿童,免费提供1-3个月的1对1语言干预,全程记录并公开干预过程。4岁半的晗晗是第一名小小体验官。
督导和康复师对晗晗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语音能力评估,为她量身定制了个性化的语言干预方案。仅仅1周的时间,晗晗的“f”音就从完全没有到初见雏形。经过两周的干预,晗晗已经能准确发出并区分“k”和“f”的发音,还能把正确的发音运用到简单的词汇和句子中。每次成功说出一个新词,她都会开心地跳起来。
像小树、晗晗这样需要帮助的孩子越来越多。
根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帆教授课题组在《柳叶刀》子刊上发表的论文估算,在说普通话的儿童中,发育性语言障碍的患病率约为8.5%。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中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的数据显示,我国2-15岁儿童中患有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发育迟缓等发育行为问题的儿童约2500万。
孩子们面临着新的环境和问题。11年沉淀,大米和小米也因此迎来产品、服务升级——
“学习力”:大米和小米将多年积累的经验应用到学习力课程的研发中,围绕学习困难最常见的类型,为孩子提供“感知觉&注意力、阅读、书写、语言&数理逻辑、社交情绪”五大训练模块,帮助孩子开掘学习的前置技能,让每个孩子的潜力都能释放。
“米声”:大米和小米推出适用于普通话语言障碍儿童的“MI-TALK干预体系”,包括了开口沟通、流畅表达、词汇句法、篇章叙事、构音矫正等方面,全方位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
“服务范围扩大”:大米和小米将服务范围也从原来的1-8岁儿童,扩大到1-12岁的儿童、青少年,让更多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孩子能得到及时的干预和支持。
做中国领先的少儿能力提升平台,这是大米和小米的新愿景。秉持“全情投入、极致服务、说到做到、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价值观,大米和小米将为更多特殊需要少年儿童提供咨询、评估、干预服务,量身定制“语言认知、社交沟通、情绪行为、注意力、阅读书写、心理支持”等方面的个性化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找到与世界沟通的钥匙,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