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了解行业发展、明晰职业方向,7月30日,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电子智核,产业同行”基层服务践行团赴昆山市仁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师生与校友深入交流、与企业领导座谈访谈、实地探访生产车间及展览馆等形式,助力学生职业成长,为职业规划与教育发展注入鲜活思路。
图注:实践团成员合照
校友分享:搭建校园到职场的认知桥梁
专题座谈会上,现就职于昆山仁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学长学姐,以亲身经历分享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与成长。陈茁学长提到,学校理论知识是职业发展基石,而动手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同样重要。企业为新员工构建的系统化培养体系,从企业文化浸润到岗位技能专项培训,再到多环节轮岗实践,助力其快速成长。 交流中,学长学姐结合自身成长轨迹,与师生就职业适应、技能提升、发展路径等话题深入互动。他们的真诚分享与切实感悟,让同学们对职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与成长规律有了更具体清晰的把握,激发了主动提升综合能力的意识。
图注:师生代表在昆山仁宝进行访谈活动
企业参观:感受电子信息发展活力
在企业负责人引导下,团队成员深入生产车间与展览馆,实地感受企业发展历程与先进制造技术演进。展览馆内,从早期基础电子产品到如今智能终端设备的迭代,勾勒出电子制造业技术进步脉络,让师生直观感受行业发展迅猛态势。
智能化生产车间里,自动化设备高效运转、精密工艺严谨实施、数字化管理系统全面应用,展现了电子信息的技术魅力与产业升级强劲动力。实地探访让师生对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有了更立体的认知,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提供生动参照。
深度座谈: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
与企业领导的座谈中,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企业介绍了当前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标准,强调产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后,对技术人才的要求已从单一技能型向综合素养型转变,同时高度认可学院输送的毕业生。
学院带队老师介绍了学校在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探索与成果,表示此次走访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重要依据。双方一致认为,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关键路径,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合作。
实践收获:明晰方向赋能成长
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收获颇丰。同学们直观了解电子制造业前沿动态,通过校友经历与企业解读,对职业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规划,明确了需提升的能力维度。
分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动教育教学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入新动能。(孙毓蔓 陈茁 王沪宁 郭晓毓 俞静秋 何山 周志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