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学教育科技集团近日召开上半年工作专题会议,筹建中心负责人葛海良就职业教育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作专题汇报。报告显示,集团通过战略重组、业务优化和国际合作等系列举措,推动职业大学筹建工作进入实质性阶段。
战略重组构建新发展格局
今年4月,完成重组的北京公学教育科技集团确立“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咨询投资和产学研转化为两翼,创新打造“咨询+孵化器+人才”三位一体服务模式。葛海良介绍,集团已成功举办首批校企共建签约仪式,与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等机构建立深度合作,标志着产教融合迈出关键步伐。“这种深度融合模式能有效对接产业需求,为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葛海良强调。
业务优化聚焦核心发展
面对职业教育市场新形势,集团于6月14日召开战略调整会议。经充分论证,决定收缩海南等地的传统业务线,集中优势资源推进职业大学筹建工作。这一战略调整既是对市场变化的积极应对,更是强化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国际合作提升办学水平
筹建中的公学职业大学已开展多层次国际交流。2024年以来,先后与中东欧职业教育国际联盟、芬兰高校联盟达成战略合作,内容涵盖师资交流、联合培养、实验室共建等12个具体项目。这些合作不仅引入国际先进职教理念,更为学校发展注入国际化基因。
项目落地进入倒计时
经过三年深入调研,总规划占地1000亩的公学职业大学项目正式选址天津。该项目定位为非营利性公益大学,计划总投资50亿元,将建设以理工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校园。规划包含五大学院、产学研实验室集群及红色书院等文化设施,致力于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
据悉,公学职业大学项目进入落地实施的关键阶段。项目组正积极与天津市项目所在地政府进行沟通,期望能获得以土地划拨方式的支持,为大学的顺利筹建提供基础保障。解决用地问题被视为项目如期推进的重中之重。
在当前2025年高校招生接近尾声、民办高校普遍面临严峻生存挑战的背景下,公学教育逆势而上,聚焦职业教育赛道,其职业大学项目的实质性进展和清晰的公益性办学定位,正吸引着业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葛海良表示,筹建中心将全力以赴,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高质量推进,力争早日建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的职业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