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看家戏”焕发新光彩——高甲戏经典剧目《凤冠梦》全国巡演小记

2025-08-11 10:46:09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近日,由中共安溪县委宣传部、安溪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联合出品,安溪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呈献的高甲戏经典剧目《凤冠梦》从福建安溪出发,开启为期一个月的全国巡演。本次巡演覆盖浙江、江苏、安徽、湖北4省的8个城市,计划演出16场,部分场次将同步线上直播,让更多观众感受闽南戏曲的独特魅力。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甲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戏曲舞台上独树一帜。其表演风格夸张诙谐、刚健活泼,充满生活气息,尤其以丑角表演闻名。《凤冠梦》是著名剧作家诸葛辂于1982年创作的经典讽刺喜剧,自1983年首演以来,历经40多年舞台检验,始终是高甲戏的“看家戏”。该剧以明嘉靖年间为背景,讲述了吏部郎中李元顺因贪慕权贵,多次退婚许婚,最终在沈少卿与渔家女春娘的真挚情感前原形毕露的故事。在《凤冠梦》中,高甲戏的丑角艺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尤其是将社会百态、人性弱点以夸张讽刺的丑角艺术手法呈现于舞台的表演,被誉为“高甲戏讽刺喜剧的巅峰之作”。

  1985年,《凤冠梦》应原文化部及中国剧协之邀晋京演出,成为福建戏曲的文化名片。此后,该剧累计演出近2000场,被全国50多个剧种、上百个院团“移植”,2015年“《凤冠梦》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2023年入选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剧目,2025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资助。

  此次巡演的《凤冠梦》,是在2023年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录制剧目版本的基础上精心打磨的升级版。为确保经典“原汁原味”又符合当代审美,剧组邀请原版主演、一级演员王琼芬和一级舞美设计师林志斌、灯光设计师齐世明、化妆造型师董绘等资深主创,对演员表演、舞台布景、灯光效果、人物造型进行全面升级,既保留高甲戏“载歌载舞、诙谐大气”的传统特色,又融入现代舞台技术,让“老戏”焕发新光彩。

  人才传承是本次巡演的另一亮点。2015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凤冠梦》表演人才培养项目”通过“以戏带人”模式,由原版导演吕忠文和王琼芬、石福林等老艺术家传帮带,培养出郭宗华、张晓灿、林怀锋等30名青年演员。如今,这批90后、00后演员已挑起大梁,与资深艺术家共同演绎“精品版”“传承版”“青春版”三个版本,让经典在代际传承中鲜活生长。

  本次巡演首站于7月23日在浙江温州启幕,随后将走进金华、宁波、苏州、合肥、武汉等城市,在永嘉县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剧场、中国婺剧院、兰溪剧院、义乌大剧院、宁波大剧院天然大舞台、昆山梁辰鱼昆曲剧场、安徽严凤英剧场、湖北省京剧院京韵大舞台等特色场馆与各地观众见面。巡演不仅注重“舞台呈现”,更强调“文化惠民”,让高甲戏走进基层观众的生活。“我们希望通过巡演,让更多人了解高甲戏的历史积淀与艺术价值,也为地方戏曲的传承探索新路径。”安溪县高甲戏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谢志斌表示。

  《凤冠梦》的全国巡演也是一次关于“传统戏曲如何活下去、活得好”的实践探索。对于传统戏曲的长远发展来说,经典是根基,传承是命脉,创新是动力。真正的经典,从不会被时间困住;真正的传承,从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凤冠梦》能够长演不衰,离不开其剧本的文学性、表演的艺术性,以及对人性主题的关注。当老戏台遇见新观众,当地方戏走向全国舞台,高甲戏《凤冠梦》正在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故事。


编辑:沈露
审核:张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