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团队在《Engineering》(中国工程院院刊)发表了题为“Pien Tze Huang Protects Against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by Modulating the Gut Microbiota and Metabolites in Mice”(片仔癀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代谢物防治脂肪性肝炎)的研究论文,利用多种饮食小鼠模型深入探讨片仔癀在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
据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问题,影响了25%的世界人口,其中在亚洲人群中的发病率更是高达34%。并且,约有20%的NAFLD患者会发展为更严重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因其多靶点和多途径的作用机制而受到广泛关注。其中,主要成分为三七、麝香、牛黄和蛇胆的片仔癀作为治疗病毒性肝炎和炎症疾病的中药配方,也受到关注和研究。
此项研究评估了片仔癀在NASH防治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阐明了片仔癀治疗过程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产物的分布以及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善情况。
研究人员通过对小鼠粪便样本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发现片仔癀可修复肠道菌群失衡、恢复脂肪肝病变小鼠的肠道屏障功能。研究结果显示,片仔癀能有效预防由高脂高胆固醇饮食等多种饮食引起的NASH进展,同时显著抑制肝损伤、肝脏甘油三酯聚集和脂质过氧化。此外,片仔癀可显著改善小鼠的脂肪变性和肝损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