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兆威机电全球首发新一代ZWHAND仿人灵巧,持续加码具身智能赛道

2025-07-08 11:53:54 来源:映象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2025年7月5日,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新品牌正式发布ZWHAND新一代仿生灵巧手——DM17和LM06系列。这一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彰显了公司在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的技术实力,也标志着兆威机电在人形机器人末端执行器领域的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

  发布会现场,兆威机电高层悉数到场。公司董事长李海周、副董事长谢燕玲、CEO叶曙兵、CTO李平、首席专家陈毅东博士等亲临现场,为新品发布站台。

  技术创新:双系列产品矩阵满足多元化需求

  据悉,相较于上一代产品,新一代灵巧手实现了从单点突破到系统升级的跨越,核心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

  其一,仿生性能的全面进阶。新一代ZWHAND灵巧手外形按人体工程学设计得更圆润、更加贴近人手。核心组件设计寿命超过1万小时,系统涵盖多重安全保护机制,从硬件到算法实现全链路系统设计和可靠性保障。

  其二,产品矩阵的场景化拓展。兆威机电构建了“双系列驱动”产品体系——LM06和DM17系列,其中DM17全直驱方案产品以高灵活和柔顺控制为特点,适用于泛化通用装配等工业场景;而LM06欠驱动方案产品,则以高负载和强抓握力为特点,更适用于服务机器人等领域。这种差异化的产品布局,能够满足不同行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其三,开源生态的破局式构建。公司将公开“造手”和“用手”需要的工具,包括硬件接口通讯标准、人机交互软件、开发工具等,并向大家分享灵巧手抓握物体的“秘籍”,即3D模型、抓取数据及物理仿真设置。此外,还提供灵活的合作方式——包括核心零部件、整手方案、共同开发、灵巧手数据合作、ODM等5种合作形态,致力于具身灵巧手生态的全面升级。

  此前,据央视报导的宝安机场实地测试中,ZAHAND灵巧手在繁复的包裹分拣作业中表现出色,同时其低噪音运行大幅改善了工作环境。此外,该系列产品还具备自适应抓取功能,可智能识别并稳定抓取从A4纸到玻璃器皿等各种材质、形状的物品。

  会上,兆威机电首席专家陈毅东博士强调,兆威机电具备强大的系统基础,拥有灵巧手从需求到生产的全链路能力。未来,公司计划推出DM18/19/20系列,进一步探索灵巧手的应用场景。

  产业化进程: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应用

  在发布会现场,公司与银河通用机器人、星海图、途见科技等12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备忘录,旨在共同推动灵巧手技术的落地应用,共建开放生态。

  陈毅东博表示:“我们不仅提供标准化的灵巧手产品,更能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从核心模组到完整系统的定制化解方案“

  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灵巧手作为智能末端执行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兆威机电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产业化能力,正在全球市场建立竞争优势。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业合作,推动中国智能制造技术走向世界。

  兆威机电的此次技术发布也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多家券商分析师指出,随着具身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核心零部件企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会。兆威机电在微型传动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ZWHAND产品线的成功推出,使其在行业中占据了有利的竞争位置。

  从精密传动专家到具身智能引领者,兆威机电通过ZWHAND灵巧手系列的发布,成功实现了战略升级。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  清晰的产业化路径和开放的生态战略,公司正在推动中国机器人核心部件和灵巧手技术迈向新的高度。随着具身智能时代的加速到来,兆威机电有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为”中国智造“增添新的亮色。  


编辑:沈露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