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从赛事经济到文化自信:千岁国际的社会价值跃迁之路

2025-05-22 11:49:22 来源:北国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近年来,中国体育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政策红利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新兴运动领域正从“小众狂欢”迈向“大众舞台”。据《“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显示,到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其中搏击类赛事因兼具竞技性与观赏性,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之一。在这一趋势下,千岁国际实业集团以旗下核心赛事品牌JCK战觉城为载体,突破传统体育产业边界,构建起“文化输出—经济赋能—职业化升级”三位一体的社会价值体系。从亚锦赛金牌到“一带一路”赛场,从裁判体系革新到农文旅融合样板,千岁国际正以创新实践诠释着中国体育产业的时代使命。

  文化破圈:从 “ 中国力量 ” 到 “ 全球声量 ”

  文化自信的构建,离不开国际舞台的主动发声。作为中国综合格斗赛事品牌的引领者,JCK战觉城自2019年创立以来,始终以“打造亚洲顶级综合格斗赛事”为目标。历经五载深耕,其赛事影响已扩展至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举办超150场赛事,签约200余名国内外顶尖选手,发放选手奖金超7000万元。

  2024年,JCK战觉城通过“一带一路”体育文化交流计划,在哈萨克斯坦、匈牙利、亚美尼亚等地举办联合赛事,吸引来自20余国的顶尖选手参战。其中,哈萨克斯坦站10场对决中,6名中国选手强势胜出,海外社交媒体话题量破亿,让“中国格斗”成为国际舆论场的高频词。品牌创始人杨宇也受邀参与“体育-和平使者”国际圆桌会议,推动中国格斗文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深度交融。

  国家队在国际赛场上的卓越表现,也为文化自信注入强心剂。2024年AMMA马尼拉公开赛中,中国国家综合格斗队勇夺2金1银,并摘得团体季军。这支由JCK战觉城输送精锐力量组成的队伍,用实力诠释了“中国力量”,也让全球观众见证了中国运动员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经济融合:激活地方发展的 “ 格斗+ ” 模式

  在地方产业升级上,千岁国际赛事经济的溢出效应,正在重塑地方产业生态。以天津宁河国际竞技产业综合体为例,该综合体整合赛事直播、训练基地、运动员公寓等功能,带动周边民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等业态发展,已成为“农文体商旅”融合的标杆。这种“以赛促产”的策略,不仅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更探索出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的新路径。

  数据显示,JCK战觉城单场赛事还带动了举办地短期经济收益增长。例如,2024年福州“双战盛宴”期间,创新融合格斗、摇滚、说唱、舞蹈的跨界形式,吸引逾10万观众到场,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消费超千万元,为城市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格斗新名片”。

  职业筑基:构建中国MMA的标准化体系

  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化体系的支撑。针对综合格斗行业长期存在的“裁判稀缺”“服务粗放”等痛点,千岁国际联合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于2023年启动全国首期C级裁判员培训,累计培养专业裁判员百余名,填补了行业人才缺口。同时,从选手签约、赛事执行到医疗急救,均建立起全流程标准化体系。

  这一系列职业化建设直接推动了赛事能级的提升。目前,JCK战觉城已形成“王者系列001”“觉城之夜”“笼斗赏金赛”“联合赛事”四级赛事体系,签约选手超200人,合作俱乐部覆盖全球600余家。2024年“赏金季”中,冠军奖金高达100万元,不仅激励运动员职业成长,更吸引了国际顶级赛事联盟关注,为中国选手跻身世界舞台打开通道。
  千岁国际的成功,源于其“政策践行者”与“产业赋能者”的双重角色。作为JCK战觉城的全资母公司,集团一方面积极承接国家战略,承办首届亚洲综合武道协会新规则测试赛,推动MMA竞赛规则与国际接轨,为项目入奥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山西千岁格斗等子公司构建“赛事运营+人才孵化+商业开发”产业链闭环,与咪咕视频、腾讯体育等平台达成10亿级用户覆盖合作,将赛事推向全球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立足中国、辐射世界”的产业格局。

  今天的JCK战觉城,已超越单纯的竞技场域。它是文化自信的窗口,向世界传递中国格斗的力量;是经济转型的杠杆,撬动地方产业的升级;更是职业标准的灯塔,照亮中国综合格斗的未来。这条跃迁之路证明,当企业创新与时代命题同频共振,小众运动亦能成就大产业,书写属于中国体育的新篇章。

  


编辑:沈露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