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熊大爷六周年:从社区小店到全球布局,如何用一颗饺子撬动千店连锁版图?

2025-05-20 15:59:33 来源:北国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六年时间,从北京潘家园的一家小店到全国1200+门店,从传统手工饺子到“一带一路”驻华大使新春宴席上的美食名片,现代化连锁餐饮品牌“熊大爷”以“鲜切鲜拌,手工现包”的初心,在餐饮市场中开辟出一条高速增长的赛道。

  时值熊大爷成立六周年之际,让我们深入复盘这匹“餐饮黑马”的突围逻辑——它如何用一颗饺子撬动全球市场?又如何将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

  熊大爷空间视觉

  推动全方位创新,开启六年高速增长

  2019年,熊大爷创始人刘俊雄以对中国饺子文化的热爱及对市场的洞察,创立熊大爷。彼时,速冻饺子占据主流市场,现包品类仍以夫妻店为主,标准化与规模化程度低。熊大爷瞄准这一空白,以“生食外带+熟食外卖+堂食”三栖一体模式切入社区,通过轻资产、高效率的社区店模型,迅速铺开市场。

  同时,熊大爷进一步优化标准化流程,通过降本增效,在效率和品质之间找到了一个新的平衡,在快餐赛道上获得了快速的规模化发展。仅用6年时间,熊大爷在营门店就突破1200家,成功打造千店品牌,年营业额突破10亿元。

  其核心打法聚焦社区场景,围绕居民高频消费需求,提供“填饱肚子+填满冰箱”的双重服务,显著提升坪效;同时依托14道工艺规范面皮与馅料,供应链覆盖全国,以冷链配送与数字化技术确保食材新鲜到店,并与电子科技大学共建食品行业数字化研究院,开发联拓系统实现全链条数据驱动管理。

  熊大爷的快速扩张,离不开对“传统工艺现代化”的深刻理解。产品创新方面,不断丰富产品种类,除了经典的饺子、云吞,还推出了早餐、粉面、卤味、汤饮、小菜等丰富品类,形成“全时段+多场景”的消费覆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此外,品牌联合上海交大以医疗标准推进食品胶体营养研究,研发的“花胶虾肉玉米饺”每颗含154mg天然胶原蛋白,蛋白质含量达牛奶的3.7倍,推动中式快餐营养均衡;顺应二十四节气推出的“春笋鲜肉饺”,是与峨眉山非遗龙须笋结合,既保留传统风味,又拓宽当地农产品销路。

  熊大爷不断丰富产品体系

  体验层面,全部门店采用“明档明厨”,消费者可目睹包制全过程,增强信任感;社会责任上,创立“星点心愿”公益门店,为孤独症青年提供就业培训,通过“星饺银行”实现爱心流转;全国门店优先招聘“4050群体”(劳动年龄段中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人群),带动上千个就业岗位,助力“共同富裕”。

  加速全球化布局,重塑餐饮行业边界

  2025年,熊大爷加速国际化布局,乌鲁木齐机场店作为进军中亚的桥头堡,融合多民族文化,计划孵化清真品牌,未来将沿“一带一路”拓展至西亚、欧洲;在“一带一路”驻华大使新春联谊会上,熊大爷被选为宴请外宾的指定饺子品牌,成为中华饮食文化输出的重要载体;目前,熊大爷正在筹备海外首店新加坡店,标志着品牌全球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

  新加坡海外首店即将正式开业

  未来三年,熊大爷计划突破3000家门店,带动就业岗位超11000个,并将持续深化技术驱动与社会价值战略,加大供应链与数字化投入,构建“医疗级”研发体系探索健康化产品,同时扩大公益版图,推动食材与地方经济联动。

 熊大爷福建“星点心愿”店吸纳自闭症青年就业

  熊大爷的六年,是“效率+品质+温度”的复合增长样本。它证明:餐饮品牌不仅能以标准化实现规模化,更可通过文化赋能与公益融合,重塑消费价值。当一颗饺子承载起就业帮扶、文化输出、健康升级的多重使命,餐饮行业的边界已被重新定义。


编辑:沈露
审核:王怡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