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AI HR未来新趋势,易路HR数字员工入选创业黑马年度榜单

2025-05-14 16:32:57 来源:北国网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由创业黑马主办的“第16届创业家年会”在北京举办,年会主题为“AI新纪元 破局向未来”。活动现场,创业黑马隆重揭晓《2024年度“人工智能+”企业》和《2024年度“人工智能+”案例》名单。

图片1.png

  易路人力资源科技的“HR数字员工—小易同学”同华润三九、拓尔思、云天励飞、中工数科、近屿智能等多行业杰出企业的AI实践共同入选创业黑马《2024年度“人工智能+”案例》。

图片2.png

  据了解,《2024年度“人工智能+”案例》主要通过6大维度标准进行评估。1)场景应用:场景适配性、应用创新性、降本增效性;2)技术维度:技术成熟度、算法创新性、系统稳定性;3)市场潜力:市场潜力、商业模式创新、市场竞争力;4)用户体验:功能实用性、界面友好性、解决方案适用性;5)社会效益:服务配套性、可持续发展性、社会和文化适应性;6)风险控制:数据安全机制、内容审查机制、合规管理性。

  创业黑马开放征集后,共收到550余份案例申请,应用领域涵盖AI+教育、AI+医疗、AI+消费、AI+文娱、AI+企服、AI+政务、AI+法律、AI+招聘、AI+工业、AI+农业等多个细分行业。最终,易路人力资源科技的“HR数字员工—小易同学”作为“AI+HR”领域的典范,从一众案例中脱颖而出,顺利入榜本次创业黑马的年度评选。

  易路作为中国人力资源服务领军企业,自2004年成立以来专注于HR领域,坚持创新与研发,截止目前,已累积在HR SaaS、AI、Services领域投入16亿,20余年的不懈坚持,使得易路不仅收获了全球800万用户的信赖,与上千家行业头部企业携手成长、共创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标杆案例。

  正如主办方所言,人工智能的浪潮中,每一朵创新的浪花都值得被看见。

  在AI产品的实践领域,易路更是人力资源服务商中最早的布局者之一,从2022年发布“小易机器人”作为企业HR的数字助手,到2023年与华为启动合作共建“人力资源智慧大模型”,再到2024年6月华为H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与其联合发布“盘古HR数字员工”,同年10月,易路在其2024全球人力资源峰会上发布了iBuilder平台,也是业内首个HR智能体平台,iBuilder以AI HR的全场景深度融合成为企业HR快速实施数智化转型、实现组织效能跃迁的助推器,赋能企业迈向“效率与精准并重,成本可控”的智能未来。

  据公开信息显示,易路于2024年10月发布的iBuilder平台由15个功能不同的AI智能体组成,分别是AI寻才官、AI招聘助手、AI面试官、AI薪酬顾问、AI入职助理、AI数字员工助理、AI人力成本分析师、AI培训师、AI共享服务中心、AI分析助理、AI人才官以及HRBP Agent。它们贯穿了从招聘、面试、定岗定薪、在职期间员工问答、培训、算薪分析、人才盘点等人力资源全业务场景。丹麦最大的工业企业丹佛斯、全球头部香精制造商华宝、全球知名IT解决方案服务商戴尔等知名企业都通过部署易路iBuilder平台的单个或多个智能体实现了人力资源关键业务场景的效率飞升。

  人工智能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家层面大力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赋能千行百业,激发创新活力,提升生产力。企业层面,无论是商业巨擘还是创业新星,都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不断拓展AI的应用边界,为社会带来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让我们期待AI在千行百业持续落地生根、大施拳脚!


编辑:沈露
审核:吴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