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小文物·大时代”第三季暨农讲所100周年倒计时一周年活动在农讲所纪念馆举行。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农讲所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及学员后人近百人出席。
活动现场,一批新征集的文物藏品首次亮相,8位学员后人向馆方捐赠藏品。馆方宣布农讲所100周年倒计时一周年活动正式启动。
“小文物·大时代”是农讲所纪念馆于2021年推出的品牌项目,以馆藏文物为切入点,通过多媒体传播红色文化基因,助力红色精神传承,该项目已被写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年度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
广州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第三季活动将深化探索,一是让文物“活”得更生动,通过“快闪”展示、文物沙龙、故事挖掘等形式,打破时空界限,链接文物与当代生活;二是让传播“联”得更广泛,以全媒体矩阵联动各界力量,让红色故事走进社区、校园、网络;三是让精神“传”得更深远,通过预热活动,挖掘文物背后的时代启示,以红色文物为纽带,传承革命薪火。
第三季活动也拉开了农讲所10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的序幕。1926年5月3日,第六届农讲所在番禺学宫举行开学典礼,这是历届农讲所中规模最大、招生范围最广、学习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一届。
馆方介绍,未来一年,农讲所纪念馆将组织一系列主题活动,包括广州农讲所档案资料汇编整理出版、学术座谈会、大型专题展览等,为传承和弘扬农讲所红色历史文化做好准备。
自2023年起,广州农讲所纪念馆启动“历届教员学员足迹寻访项目”,寻找全国各地农讲所教员学员后人,征集文物资料和口述历史资料。两年来,项目新征集学员藏品1200余件(套),充实了馆藏,填补了学员资料空白。纪念馆也搭建起完善的教员学员资源联络网,为研究和利用文物资料提供保障。
藏品展厅
活动现场,黄杰、梁伯舆等8位学员后人向纪念馆捐赠藏品,馆方负责人向他们颁发捐赠证书。“家国星火故事沙龙”环节中,10位学员后人代表分享家族红色故事。严伟堂表示,作为后人,为先辈感到骄傲;张维琅介绍,父亲曾用捐赠的小算盘传递情报、筹集经费;钟新华称,捐赠的手稿展现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谭中武表示,这些遗物见证了先辈的信念和对后辈的希望。
展览中还展出了多位革命先辈的遗物,包括黄杰穿过的衣服、用过的藤箱,王岳峰用过的锁,赖松柏佩戴过的会员证章等。梁伯舆与王旺兴是农讲所唯一一对“学员伉俪”,他们的遗物也在展览中展出。严庆瑶的女婿梁伟民是第四届学员,他们的故事展现了革命精神的代代相传。
嘉宾学员后人大合照
农讲所纪念馆表示,将继续开展寻访后人工作,向市民征集农讲所后人线索,让更多后人齐聚纪念馆。(黄磊刚 陈杰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