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水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上海)博览会暨首届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大会由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水产业商会、上海水产行业协会、水产养殖网、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组委会等权威机构联合主办,将于2025年8月27日至29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行。作为第19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的核心板块,本届展会以“聚焦水产地标,赋能品牌未来”为主题,旨在推动中国水产地理标志品牌国际化进程,搭建全球水产产业链合作桥梁。
多维赋能品牌,引领行业风向
1. 权威榜单发布,树立行业标杆
展会期间将颁发《2024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声誉TOP50》榜单及2025中国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十佳品牌”。
水产区域公用品牌榜单与十佳品牌的制定,是由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等机构联合进行,基于品牌感知力、感召力等多维度评价模型,为行业提供科学参考。
2. 产业集群效应,激活商贸机遇
地理标志品牌通过标准化生产、品质认证和文化赋能,显著提高产品附加值。展会现场将汇聚全球性水产区域公用品牌,潜江龙虾、阳澄湖大闸蟹、三门青蟹、大连海参、兴化大闸蟹、盱眙龙虾、烟台海参、乳山牡蛎、舟山带鱼、嵊泗贻贝、合肥龙虾、鄂州武昌鱼、宁德大黄鱼、霞浦紫菜、南澳紫菜、海南鲷、象山梭子蟹等知名区域品牌集中亮相,通过展会现场的商贸机遇,实现产业链整合和国际合作,成为推动行业升级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厄瓜多尔白虾、挪威三文鱼、波士顿龙虾、俄罗斯螃蟹、澳洲蓝鳍金枪鱼等国际区域品牌也将在专区汇集,助力中国市场与世界贸易的交流互通,强化区域品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3. 政企学研联动,共谋发展路径
展会期间将举办首届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大会,届时将邀请政府代表、科研专家及龙头企业高管,围绕品牌战略、种业创新、深远海养殖等议题展开研讨。《水产地标品牌:创新营销成就顶级品牌》、《强化水产品牌建设,助力渔业高质量发展》等主题报告,将以前瞻性视角助力水产区域公用品牌发展。
4. 文化体验与产销对接融合
通过地域文化展区、名厨烹饪秀及电商直播等互动形式,打造沉浸式品牌体验。例如,鄂州武昌鱼“活鱼一日达全国”模式、“短视频IP+直播带货”等成功案例将现场演绎,助力品牌触达终端消费者。
抢占行业高地,开拓全球市场
- 品牌升级窗口:汇聚70余国专业买家、3000余家展商及超10万观众,为地标品牌提供国际曝光平台。
- 产业链深度合作:对接连锁餐饮、电商平台、国际采购商及冷链物流企业,推动从“渔场到餐桌”的全链条合作。
- 政策与科技赋能:解读《渔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国家政策,展示智能投喂系统、基因编辑育种等前沿技术,助力企业把握万亿级市场机遇。
水产区域品牌,引领产业突围
- 潜江龙虾: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已突破750亿元,“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350.8亿元、其市场接受程度连续5年登顶行业榜首。
- 阳澄湖大闸蟹: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阳澄湖大闸蟹”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2023年,阳澄湖大闸蟹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2024年总产量为9900吨左右。
- 大连海参:大连全市的海参产业链产值在2024年已突破300亿元,占据全国海参总产值的近四分之一。地理标志商标授权、产业园区建设和科研投入,共同推动区域品牌价值提升。
- 海南鲷:“海南鲷”出口转内销发力国内市场,举办多场推介活动,部分企业国内市场销售额增长3-5倍。
- 鄂州武昌鱼:通过品牌化运营与冷链技术升级,2024年产值突破200亿元,稳居淡水鱼地标品牌榜首。
- 茂名罗非鱼:通过“种苗+养殖+加工+销售”模式整合资源以及国际认证和全球推介会,出口至美国、墨西哥等20多个国家,2024年出口总值同比增长59.8%
2025水产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博览会不仅是展示中国水产实力的窗口,更是推动产业升级、链接全球资源的重要引擎。诚邀全球水产企业共赴上海,以品牌为帆,以创新为桨,共拓蓝色经济新未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