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2日,由联合国训练研究所(UNITAR)主办,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学术支持,知一产业研究院承办的“全球产业共同发展论坛(2025)”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成功举办。
当前,经济的全球化、一体化正面临诸多挑战,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如何正视全球产业格局,并在全面分析各国产业实力及企业实力的基础上,促进国际产业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推动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
联合国训练研究所纽约办公室主任、全球艺术与文化发展研究院主任马克·苏哈索大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参赞刘立群先生,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秘书长曾劲松先生出席并致辞,各国驻联合国使团代表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会议。
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何志毅教授发布了《全球产业格局研究2025—基于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研究报告,该报告基于全球48618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对全球产业格局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市值、营收、利润等核心指标计算各国产业实力系数,根据企业的国家属性评估各国在不同产业领域的实力。研究对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进行了修正,对163个四级产业的国家产业实力和企业实力进行了详细分析梳理,并重点分析了美国、中国、日本、欧洲等主要经济体的产业优势和领军企业。研究还对各国科技型产业、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的比重进行了分析。
何志毅教授研究团队的三位研究员,华领医药创始人陈力博士、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张占武博士、知一思享主编邬曦,分别就全球医药产业的机遇与挑战、全球产业分类标准(GICS)的修正研究、全球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结构等研究课题做了主题分享。
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讲席教授Edmund S.Phelps,德国学者、管理思想家Hermann Simon,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德鲁克管理学院院长David Sprott,哥斯达黎加杰出专家Amaj Rahimi Midani等四位学者围绕经济衰退原因的分析和借鉴、中等规模市场领导者的作用、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全球化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与推广等话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在当今的国际局势下,与会代表共同希望进一步建设全球产业发展体系,促进各国产业不断迭代、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作为学术研究机构,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响应和参与中国倡导的“全球发展倡议”(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简称GDI),并将致力于加强与全球各类国际组织、研究机构、智库机构、产业领军企业的合作,为建设一个更加合理、更加完善、更加美好的全球产业生态体系而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