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8点,陕煤榆北选煤分公司曹家滩选煤中心主洗车间内,巡检工马天站在重介分选机前,正按设备检查表上的要求,逐项核验轴承座螺栓的防松标记是否对齐、润滑油窗液位是否在绿色区间。晨光透过玻璃窗斜照在设备蓝灰防锈漆上,每一道崭新的螺栓防锈线都清晰可辨。这看似简单的巡检,实则是陕煤榆北选煤分公司将标准刻进细节的缩影。
从“人盯人”到“智护人”的跨越
在分公司“标准先行、安全固本”的理念下,该公司曹家滩选煤中心将安全标准化作为重点工作。走进集控室,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上百个关键节点的数据。智能巡检系统如同“数字哨兵”,不仅能自动识别职工是否标准佩戴安全帽、设备高温、皮带跑偏、CO浓度超标等异常风险,还能通过电子围栏预警职工安全。
“过去靠‘人盯人’,现在用‘智护人’。”集控班长王文粒空指着屏幕上的动态热力图介绍,系统上线两年来,隐患整改效率提升近20%,设备有效预警达上千次。
标准化不仅写在制度里,更刻进流程中。在火车快速装车站,工人们正按“上岗三确认、隐患五落实”标准化作业,让装车效率从刚开始的2分钟装一节火车压缩至现在的50秒以内。“就像给安全上了多重密码锁。”王文粒说。
从“千条线”到“一张网”的聚变
翻开陕煤榆北选煤分公司编制的《动力煤选煤厂常用设备操作参考书》,常用的20种设备巡视检修、机构原理、故障排查等1300余项操作流程被拆解为“图文说明书”,重介分选机轴承更换控制到毫米级误差,离心机筛篮拆装时长细化至分钟级标准。
标准化不仅要“上墙”,更要“上手”。针对员工“制度繁杂、查阅困难”的诉求,该中心将安全生产、绩效考核、职业健康等8大类制度“抽丝剥茧”,提取与一线直接相关的120多项条款,汇编成口袋书大小的《员工行为规范手册》。“比如申请探亲房,以前不知道职工家属来矿需要什么手续资料,现在打开手册一目了然。”主洗车间检修工马天说道。
“标准化不是把制度‘捆成捆’,而是把经验‘炼成金’。”该中心党支部书记井军指着墙上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图标说道。
从“现场杂乱”到“行业标杆”的蜕变
走进陕煤榆北选煤分公司主厂房,一场“由内而外”的颜值变化正悄然发生。几十台洗选设备披上蓝灰相间的防锈漆,生锈的振动筛、离心机如同穿上“新工装”;地面黄色警示线划分出清晰的人行通道,工具架上铁锹、扫把、抹布按“形迹管理”归位,连消防栓旁都标注“四步操作口诀”。“以前工具乱放,找个扳手得翻半天,现在像‘停车入位’一样规范。”检修工张豪说。
亮化不能止于“面子”,更要夯实“里子”。生产车间多处空白墙面上,50余幅手绘安全生产漫画串联成“安全警示链”,“违章操作的代价、粉尘隐患放大镜”等主题用鲜活案例敲响警钟;重要设备旁,安全警示牌随处可见。针对高空坠物风险,该公司在2米以上的台阶上加装防护网。
“我们的亮化不是涂脂抹粉,而是让每一颗螺丝都会说话!”张豪说。当夕阳透过擦净的玻璃窗洒在定置摆放的工具架上,生产厂房正用细节之美,讲述着传统产业的“逆行”故事。(弓瑞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