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肺癌病例的15%,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作为一种极具侵袭性和异质性的恶性肿瘤,SCLC生物学行为高度恶性、进展迅速。尽管数十年来研究不断,但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预后仍极为不佳,总体生存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临床治疗面临着严峻挑战,亟需创新治疗策略以改善患者的生存结局。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的飞速发展,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CLC患者的生存率,显著改变了SCLC的治疗格局。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首位。SCLC作为肺癌的一种组织学亚型,近70%的患者在初诊时即已处于广泛期,病情进展迅速,且常见转移部位包括脑及肾上腺等。当前治疗指南中,依托泊苷联合铂类药物的化疗方案(即EP、EC等方案)仍是SCLC一线标准治疗的基础,但该方案存在易耐药、易复发的问题[3]。随着免疫治疗领域的不断发展,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被认为能够改善ES-SCLC患者的总生存。现有研究逐步确认了免疫治疗在ES-SCLC中的临床价值,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化疗,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治疗策略显著延长了ES-SCLC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PFS。如今,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D-L1)抑制剂与化疗药物的联合方案已获批作为晚期SCLC的一线疗法,这是自几十年前依托泊苷化疗方案应用以来,该领域取得的重大进展。免疫治疗有望成为SCLC患者实现长期生存的关键。
在免疫药物的选择上,阿得贝利单抗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PD-L1单抗,在SCLC治疗领域展现出显著疗效。CAPSTONE-1研究结果显示,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相较于安慰剂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ES-SCLC患者的生存获益。中位OS得到显著延长(15.3个月vs.12.8个月)。该研究3年随访数据表明,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组的3年OS率是安慰剂联合化疗组的2倍(21.1%vs.10.5%)。在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中,超过1/5的患者生存期超过3年,且3年PFS率是对照组的3.76倍(9.4%vs.2.5%)。这意味着阿得贝利单抗不仅提高了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进展,减少疾病复发的风险。
目前,阿得贝利单抗已于2023年获批用于联合化疗一线治疗ES-SCLC,并被纳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的I级推荐方案。这一获批和推荐,标志着阿得贝利单抗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地位得到认可,为临床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此外,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后序贯胸部放疗,使中位OS进一步延长至21.4个月,进一步巩固了其在SCLC治疗中的价值,成为改善SCLC患者预后的重要力量。
现有研究充分验证了以阿得贝利单抗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多发转移(尤其是脑部转移和肾部转移)的ES-SCLC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切实改善了患者的生存预后,为多发转移的ES-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有望成为此类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