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某家酒吧里,27岁的互联网从业者林小姐正和朋友分享一瓶BERRIN苝韵颜酒的手工话梅酒。不同于传统酒局上的推杯换盏,她们更在意酒的风味、搭配的小食和饮酒的氛围感,一瓶酒的颜值、背标的配料表和适口度成了选酒的首要标准,“我们不是为了喝醉,而是享受微醺的健康状态,就像‘围炉煮茶’一样,喝酒也可以慢慢的,很松弛,很治愈。”
这种被称为“慢饮酒”的新消费趋势,正在年轻群体中快速蔓延。根据CBNData《2024年轻人群酒水消费趋势报告》,18-35岁的消费者中,63%更倾向于选择低度微醺酒,天然酿造的酒饮,而高度白酒的消费占比同比下降12%。与此同时,天猫数据显示,2023-2024年“微醺酒”“天然酒”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145%,印证了酒市场趋势改变的风潮崛起。
从“拼酒”到“品酒”,社交方式正在改变
中国酒文化历来与社交深度绑定,但传统的“劝酒文化”正被年轻人逐渐摒弃,“我们这代人更注重自我感受,喝酒可以是一个人的独乐乐,也可以是朋友的众乐乐,是为了放松,享受松弛感,而不是酒桌上的应酬。”95后消费者黄先生说到,“选酒就更有讲究了,在健康天然的基础上,最好要有面子,有品味,还有点点养生。”
这种变化催生了新的市场机会。以天然酒品牌BERRIN苝韵颜酒为例,其主打的KISSRED赤吻黑覆盆子酒和AMBER GLOW珀珀梅手工话梅酒,酒精度控制在10%vol左右,强调“自然发酵、手工酿造”的非遗酿酒技艺和理念,恰好契合了年轻消费者对健康饮酒的需求。同时其目前“调性”“高品”的市场认知,也从另一方面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认可。品牌主理人透露,2024-2025年线上复购率达3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说明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认可度正在提升。
对标国际,中国传统非遗酿造如何走出差异化?
在欧美市场,强调有机种植、无添加剂和低干预酿造的天然酒(Biodynamic Wine),早已渗透入消费者的选酒攻略,成为热门品类,并带动了环保意识的再延续。在日本,清酒文化中的“慢品”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品质与慢品间的微妙融合,成为一种独特的饮酒文化而广泛传播。“中国式微醺”的兴起,异曲同工的引发了中国饮酒文化的深思和践行。
不过,中国天然酒并未简单复制海外模式,而是结合本土消费习惯进行创新。例如BERRIN苝韵颜酒在传统酿造基础上,融入药食同源成分,既保留低度微醺的特点,又增加了“轻养生”属性。京东消费数据显示,2023-2024年“养生酒”品类销售额增长76%,印证了这一方向的潜力。
未来趋势:微醺经济能走多远?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行业仍面临挑战。中国酒业协会专家指出:“天然酒目前缺乏统一标准,消费者认知仍需培育。”此外,因由天然酒的手工酿造原则,以及严格的生态原材料的选材取材,使得相较于工业批量酒来讲,普遍单价偏高,也在另一个层面上限制了更广泛的受众。
不过,相信随着年轻爱微醺小酌一口,对健康意识和品质需求的提升,“慢饮酒”或许会成为酒饮市场的新增长点。正如一位行业观察者所言:“年轻人不是在拒绝酒,而是在重新定义怎么喝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