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连云港海鲜市场“鬼秤”事件爆发以来,南京市委政法委省研究生工作站南京理工大学微风绘梦调研团队历时一年深入江苏多地调研,在系统性剖析基层市场监管困境的基础上,为“鬼秤”治理提供可复制的“江苏方案”,切实守护住群众的“斤两公平”。
2024年5月,连云港海鲜市场“鬼秤”事件经网红博主曝光后引发全国关注,同期南京江宁区东山农贸市场“缺斤少两”现象亦被接连披露。为此,微风绘梦团队依托江苏数字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基地,开展沉浸式调研,累计发放1073份问卷,深度访谈市场监管人员、商户、消费者等127余人次,跟随执法人员参与日常监管活动10余次,组织专家咨询与研讨活动10余场,积累了丰富的调研资料。
微风绘梦团队发现,基层监管长期受困于基层资源严重短缺、传统检测手段识别率低、社会协同机制缺失等问题。以某基层分局为例,387户监管对象仅由1名编制人员负责,传统检测方式对新型作弊手段识别率不足30%,公众有效监督参与度低于20%。基于此,团队通过深入探讨与分析典型案例,归纳出“政治势能—自我增能—基层动能”的实践经验并不断优化完善,形成可复制的模式与具体对策。此外,团队还进一步构建出基层合力联防联动、数字赋能增效提质的基层治理模式,为破解“任务重、资源少、技术弱”的基层困局监管困局提供理论支撑。
在探索“鬼秤”治理的实践中,微风绘梦团队还协助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共同研发并推广“电子秤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25年初,该系统已覆盖南京300余家集贸市场、近2万台电子秤。数据显示,系统覆盖地区监管人员工作负荷下降30%,商户违规率下降 40%,群众满意度也从68%提升至89%。“电子秤计量信息管理系统”的推广极大提升了监管效能与治理能力,推动了违规电子秤查处效率和群众对市场计量满意度的大幅提升。
为使研究成果惠及更多区域,微风绘梦团队依托江苏数字政府与基层治理研究基地、南京市委政法委省研究生工作站、南京理工大学MPA研究生案例教学等形式将南京市经验向全省进行推广。
“我们将始终扎根基层,让学术研究真正服务于民生痛点。”调研团队负责人杨明暄表示,从连云港的舆情危机到江宁的长效治理,团队见证了基层监管从“被动灭火”到“主动防火”的转变。未来,微风绘梦团队将继续深耕“小计量、大民生”领域,让基层治理更见实效,为实现“秤心如意”的目标贡献青年智慧。一把“公平秤”,不仅称出了市场监管的精度,更称出了新时代青年服务社会的厚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