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有录网有幸受邀参加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在上海举办的中国见面会。这是一场春日里温暖的人文艺术交流,不仅让我们深入了解SOAS的多元课程与教学理念,也通过与学者们面对面的交流,更直观地感受到SOAS在全球教育中的独特气质与魅力。
SOAS课程特色:
SOAS专注于亚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研究,在人类学、发展研究、宗教哲学、艺术与文化等领域具有全球领先地位。课程强调跨学科视野和现实议题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深入理解世界多样性的机会。
此次见面会现场我们也见到了几位来自SOAS的老师:
Dr Hannah Bennett
Lecturer,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拥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及SOAS的学术背景。她在现场为大家解释了“什么是人类学”,并介绍了人类学在SOAS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特色。她还分享了自己为何选择回到SOAS继续深造的个人经历,体现了SOAS作为学术共同体的独特吸引力。
Yingbai Fu
Doctoral Researcher, Guest Lecturer,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 School of Arts她以自身经历出发,详细介绍了SOAS艺术学院的课程设置和学习氛围。特别提到老师会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艺术展览现场学习,并邀请艺术家参与授课与讲座,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理解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两位老师通过线上形式参与了分享
Dr Tim Pringle
Reader in Labour, Social Movements and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Development Studies他介绍了发展研究系所关注的议题与课程内容,强调学生如何通过课程深入理解全球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与挑战,系统掌握社会变革的理论与实践路径,为有志于投身国际组织、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研究的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Professor Ulrich Pagel
Seiyu Kiriyama Professor in Buddhist Studies, Department of Religions and Philosophies
作为佛教研究领域的权威,Pagel教授分享了宗教与哲学课程的结构与研究方法,并介绍了学院特别开设的瑜伽与哲学课程,体现了SOAS在人文学科领域的丰富性与开放性。
课程之外,我们感受到的SOAS:
SOAS的老师们不仅是各自领域的学术专家,更是极具温度的分享者。他们所传递出的开放视野、跨文化理解力与社会责任感,让我们看见了一所大学的灵魂。
SOAS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也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QS名校”,但它更像一间装满世界文明的阅览室。在这里,卓越的学者们以世界公民的姿态,解读文化的多样性,推动社会的进步与思辨。
这或许正是国际教育的意义:
让每一个灵魂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
又在更辽阔的地图上,看见彼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