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江门人社供图。
4月9~11日,由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江门市人才局主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江门市2025年‘十城百校’人才招聘专项行动(北京站)”完美收官。作为今年“十城百校”的首场活动,江门携20家企事业单位,300多个岗位到北京,通过校企对接、城市推介、专场招聘、校地合作签约等多种形式,向北京高校及学子展示江门发展机遇与引才诚意。据统计,本次活动成功与北京工业大学等14所高校进行了深度合作对接,共接洽求职者1803人次,收到简历432份,其中博士41份,硕士183份;初步达成意向90人。
同时,江门市同步通过线上引才,截至4月,江门市“十城百校”行动已收集437家单位,共4756个本科以上岗位,其中博士博士后需求岗位近300个。
精准对接:深化产学研合作,赋能产业升级
活动期间,江门“招才团”先后走进中科优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中关村新兴产业前沿技术研究院(产业园),围绕半导体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江门重点产业领域展开技术对接与人才合作洽谈。
此外,“招才团”兵分五路,分赴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场对接,签署校地合作协议,内容涵盖实习实践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定向人才培养等方向。
其中,在北京工业大学,“招才团”在对接合作、开展城市推介的同时,组织了小型招聘会。这也是江门再次沿用针对单一高校定制的小型精准引才活动形式。
北京工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范爱丽老师点赞江门,称江门作为湾区枢纽,众多高校、科研单位和民营企业蓄势待发,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展的优选之城。作为高校就业部门,也会向学生广泛宣传江门引才政策,让毕业生多了解江门,推动更多青年人才到江门发展。
2023年入职江门的北京工业大学博士张琪也现身说法,表示江门是个宜居宜业的城市,他将会在江门落地生根,也希望学弟学妹们多关注江门。
双向奔赴:专场招聘引热潮,学子座谈话机遇
4月11日,在江门“十城百校”主会场——北京科技大学,我市20家重点企业携340余个高质量岗位招人,吸引了北京多所高校到场求职。
作为“京江合作”的又一重要突破,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中科优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优巨(北京))的揭牌成立吸引了众多学子目光,其“博士/博士后入职即解决北京户口”的政策成为全场焦点。该公司董事长王贤文表示,将依托北京高校科研资源与产业链协同优势,进一步提高研发实力和行业竞争力,实现“北京研发攻关、江门成果转化”的双城联动,为高端人才提供“双域发展”平台。
图为广东优巨先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中科优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江门人社供图)
五邑学子座谈会上,来自江门企事业单位的校友代表现场分享成长故事,点燃北京学子“湾区逐梦”热情。
聚势赋能:擦亮引才品牌,织密引智网络
当前,江门正在全力塑造制造业当家新优势、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以人才引领产业创新,以产业高质量发展聚集优秀人才。截至目前,江门全市各类人才总量突破99万,高层次人才超过1。4万人,博士人才总量首次突破1300人。
为进一步加深合作,织密江门与全国高校的招才引智网络,活动还为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的8名优秀学子颁发“校园引才大使”聘书。
图为为优秀学子颁发“校园引才大使”聘书(江门人社供图)
作为“校园引才大使”,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薛云龙表示:“广东是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省份,而江门的产业结构与我们学院专业匹配程度高,学生求职意愿强烈。未来我会向他们推荐江门,有机会也会带学生到江门访企,进行深入沟通交流。”
“十城百校”人才招聘专项行动是江门市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部署的重要举措,计划2025年在全国超10座重点城市、超百所高校开展引才活动。北京站后,江门还将赴上海、杭州、武汉、西安等地持续发力,为“百千万工程”和制造业当家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江门,这座粤港澳大湾区“潜力之城”,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真金白银的政策、产才融合的生态,向全球英才发出邀约:江通四海宽,门迎天下才,江门有你更精彩!(陈琪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