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长江之畔的厂房里,一瓶瓶洗发水正沿着智能化生产线有序流转。瓶身上 "舒蕾" 二字,不仅是几代中国人的洗护记忆,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品牌跌宕起伏的命运史诗。这个诞生于 1996 年的国货品牌,用近三十年的时光书写了一部关于坚守、突围与重生的传奇。
舒蕾突围,国货崛起
彼时的中国洗护市场,宝洁、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正以铺天盖地的广告和成熟的渠道网络席卷市场。在这样的背景下,舒蕾带着 "植萃滋养" 的东方智慧呱呱坠地。
创始团队深入深山,采集珍贵的植物精华,研发出适合中国发质的洗护配方。他们没有选择跟随国际品牌的营销老路,而是独创 "终端拦截" 策略,在超市货架前与国际巨头贴身肉搏。
这种看似笨拙的方式,实则是民族企业对市场话语权的倔强争取。
短短五年间,舒蕾市场占有率就达到了全国第二。这个成绩不仅改写了中国洗护市场的格局,更让世界看到了东方洗护智慧的力量。在那个 "洋品牌"就意味着好质量的年代,舒蕾用事实证明:国货也能造出让消费者信赖的好产品。
民族企业如何破茧重生?
2007 年,舒蕾被德国第一日化企业拜尔斯道夫以35亿元收购,工厂的老员工们在车间默默擦拭着设备,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洗发水行业标准制定者、日化民族品牌从此易主了吗?
然而,民族企业的基因里从未缺少破茧重生的勇气。
2019 年,深圳舒美公司回购品牌,当 "舒蕾回归" 的消息登上热搜, 无数网友在评论区写下 "欢迎回家"。这场跨越十二年的回归,不仅是商业资本的博弈,更是民族情感的集体共鸣。
在被德国企业收购期间,舒蕾使用了12年的 SAP-R3 系统。这一 "德国制造" 的系统虽曾支撑企业运转,却不能真正适配东方洗护企业的灵动血脉,舒蕾的业务信息孤岛化、产供协同不畅等问题亟待解决。
十二载回归,国货之光重绽
当 2019 年品牌回归时,舒美公司决策层提出掷地有声的疑问:民族品牌的数字化神经系统,为何不能流淌中国血液?
在深山采集植物精华的科研团队,转身开始考察国产数字化方案。金蝶集团的工程师们带着自主研发的星空系统走进舒蕾总部和各个工厂,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对原有系统的全面 "体检"。他们发现,通过国产系统的柔性化改造,不仅能解决原有系统的信息孤岛问题,更能实现以研产销为抓手的全链数字化平台,助力舒蕾开疆拓土,打好仗:
在研发环节,将先进的 PLM 系统与传统洗护工艺深度融合,每一味植物成分的配比都经过几千次的模拟实验,建立 了"数字配方库";
供应链管理上,进行流程再造。采购订单审核后,星空系统自动将信息传递给供应商,实现采购协同;销售环节,客户可直接在渠道订货系统下单,订单信息实时同步;定制的 WMS 系统,让货物出入库信息准确地同步到了供应链端,货位查找也更高效了。
生产线上,定制化的生产排程系统,让操作员能实时调整生产时间和产线,数字工厂的可视化管理使良品率大幅提升。
这场数字化突围战中 ,舒蕾和金蝶双方共同构建的ERP+PLM+MES 系统,展现出令国际同行惊叹的高效协同。当某国际巨头系统服务商断言 "中国企业离不开德国系统" 时,舒蕾的数字化转型成绩单给出有力回应。
如今的舒蕾智能工厂里,机器人正精准地完成灌装、贴标等工序,每一瓶产品都拥有独一无二的 "数字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从原料采集到成品出厂的全程记录,这份透明与安心,正是民族品牌对品质承诺的现代诠释。
在产品品质提升、商业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共同推动下,舒蕾的市场表现持续攀升。在淘宝电商,舒蕾山茶花系列洗发水单品年销量超 1 万件,部分规格月销量突破 5000 件,在线下渠道,舒蕾通过 “终端营销模式” 在部分区域如武汉、福建的商超系统实现月零售额300万元。一瓶瓶承载着植萃精华的洗发水,从一线城市的货架延伸至乡村的浴室,成为无数家庭的日常选择。
舒蕾的国际化征程也迈出坚实步伐。通过与 TikTok 达人合作,其 "红宝石" 系列在泰国市场半年内跃居美妆个护热销榜首位,让东方洗护智慧在海外绽放光彩。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舒蕾的发展轨迹恰似一部浓缩的国货进化史。 当我们在超市货架前拿起那瓶熟悉的洗发水时,指尖触摸到的不仅是顺滑的质地,更是一个民族品牌的温度与力量。它告诉我们:国货的崛起,从来不是简单的商业成功,而是一场关于文化自信、科技自强与民族自尊的壮丽征程。在这条路上,舒蕾与金蝶携手同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