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25届毕业生Jack成功获得牛津大学工程专业(预)录取通知书时,这位曾在普高高压环境中的迷茫少年,终于在狄邦肯思学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他的成长轨迹不仅是个体努力的映射,更是狄邦肯思始终坚持动态追踪、精准赋能教育理念的生动显现。
融贯中西,构筑未来教育新范式
作为狄邦肯思教育集团和英国国王学院学校共同创办的融汇中西、着眼未来的创新型十二年一贯制的特色化国际学校,狄邦肯思以学术卓越与品格塑造并重为核心理念,构建起学术保障、延展课程、关顾体系三大教育支柱。
在学术领域,狄邦肯思将中国教育的严谨性与国际前沿教学法深度融合,通过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及STEAM课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同时依托1:5的师生比与国际化师资团队(70%外教来自英美,55%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构建了一套覆盖3-18岁的全学段课程体系。小学与初中阶段融合中国国家课程与西方创新实践;高中部则以IGCSE和ALevel课程为基石,辅以个性化升学指导,助力学生叩开全球顶尖学府之门。
学校强调,教育的本质是激发好奇心与批判性思维。在狄邦肯思,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场,更是思维碰撞的实验室。数学竞赛、世界学者杯、STEAM项目等延展课程,将抽象公式转化为现实课题。以Jack为例,物理老师布置的“投石机抛物线计算”任务,点燃了他对应用物理的热情,也促使他牵头创立“Physics Club”。在特斯拉线圈实验中,团队历经数周失败后终获成功的经历,不仅被他写入牛津申请文书,更锻造了其“死磕到底”的科研精神。
动态追踪:从兴趣萌芽到目标落地
在狄邦肯思,关顾体系是学生成长的隐形护航者。学院制营造了家外之家的归属感;寄宿制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促进学习、社交、教育发展的环境;导师制则通过每月深度对话,持续追踪学生的学术与心理动态。Jack的升学指导老师林恩恩坦言:“升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冲刺,而是动态调整的长跑。”从最初对数学与物理的迷茫,到通过对比帝国理工与牛津课程差异、参与学者交流活动,林老师以“持续追踪+资源匹配”帮助Jack锚定工程方向,并在文书打磨中突出其软硬件结合的实践能力。
这一过程中,学校的精准赋能机制尤为关键。70余项延展课程与240个每周参与人次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多元探索平台,学院活动培育其社会责任感,而师生间的信任与包容,则为每个学生提供了“野蛮生长”的土壤。无论是无人机图像识别项目,还是芯片编程实践,学生得以在真实场景中锤炼领导力与协作能力,不断巩固加强自身解决复杂问题的韧性。
成果印证:从平凡到卓越的蜕变之路
2025届毕业生录取数据印证了狄邦肯思的硬核实力。截至2025年3月27日,狄邦肯思毕业生收获了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地众多顶尖大学的录取与面邀通知,人均斩获 Offer4.5份以上,录取专业涵盖理工、经济、设计、艺术、人文等多个热门领域,充分体现出肯思学子多元的兴趣与全球化视野。
而Jack的故事,则是这一成果的缩影。从“抽奖心态”到目标笃定,他在升学团队的模拟面试训练中,将解题思路从记叙文进阶为说明文;在英国国王学院学校的跨洋指导下,学会以身体语言传递学术热情。最终,牛津的录取不仅是对其学术能力的认可,更是对狄邦肯思全人教育理念的肯定。
教育的终极目标从来都不是塑造千篇一律的优秀模板,而是让每个个体在探索与赋能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狄邦肯思的故事,是国际化教育本土化实践的典范。在这里,动态追踪与精准赋能的机制,让每个学生的兴趣与潜力被看见、被激发;学术与品格的并重,则赋予他们应对未来挑战的底气。当Jack即将踏上牛津的征程时,狄邦肯思的使命仍在延续,以教育之名,为世界培养更多既有民族根基,又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