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2025年3月29日至30日, 2025年国际肿瘤微创介入大会在广州圆满召开。本次大会涵盖2025年亚太肿瘤介入学术大会、第三届中国肿瘤内照射医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及国际肿瘤钇【90Y】微球精准治疗高峰论坛等多个国际性学术盛会,大会由国际临床肿瘤学会、亚太肿瘤介入学会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联合主办,中国肿瘤内照射医学专委会、广东药科大学广州复星禅诚医院等承办。由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亚太肿瘤介入学会主席杨仁杰教授、国际临床肿瘤学会副主席杨道科教授等担任大会名誉主席,原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微创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汤日杰教授等担任大会主席,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贾筠教授等担任大会执行主席。并邀请到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黄正明院士等来自国内外300余名肿瘤及微创介入领域专家齐聚一堂,围绕肿瘤微创介入前沿技术、钇90微球精准治疗最新研究进展、肿瘤个体化治疗策略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致辞
院士领衔,专家齐聚共议精准治疗未来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在致辞中说道:“常见肿瘤中晚期5年生存率20%以下,这还是众多治疗方法加在一起的结果,所以怎么样从80%中,把这些人救回来,重要的方法就是减轻一切治疗,各种治疗对人体的损害!”。
传统大手术及机器人手术仍然存在局限性,而化疗的全身毒性亦不可忽视,医学界亟需寻找更精准、高效的治疗方案。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黄正明院士在致辞补充到:“近年来,以钇90精准内照射、微波消融为代表的微创介入技术,凭借精准定位、局部杀伤的优势,显著提高了中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联合国-国际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黄正明院士致辞
革命性肿瘤治疗!微创介入让癌症患者看到新希望
“微创介入技术作为现代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以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的优势,正广泛应用于全球肿瘤治疗领域,特别是在晚期肝癌、肺癌、胰腺癌等高难度治疗中不断取得突破。随着肿瘤内照射治疗及钇90微球精准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晚期、不可手术肿瘤患者看到了新的希望“。大会主席汤日杰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表示。
大会主席汤日杰教授发言致辞
微创介入治疗的核心理念在于以针代刀,将大手术变成小微创,为患者提供了一种不开刀的治疗选择,只需一根细细的导管或穿刺针,就能在体内精准抵达肿瘤,实现精准治疗。微创介入治疗的优势不仅在于手术方式的改变,更在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汤日杰教授接受媒体采访
汤日杰教授告诉记者:"来自内蒙古乌海市64岁的吴先生(化名),确诊为肺部恶性肿瘤晚期,已经转移,失去了手术机会。几经辗转,患者及家属几乎已近绝望,甚至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然而,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他们了解到微创介入技术,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前来。今年2月6日,吴先生经过2次微创介入精准治疗后复查,肿瘤已从7.3公分缩小至2.2公分,缩小约三分之二,而且身体状况明显改善,这仅仅才几周的时间!看到如此显著的治疗效果,吴先生及家属从最初的绝望逐渐转变为惊喜与希望,原本消沉的情绪被激发出的信心所取代。 与其他肿瘤疗法相比,肿瘤微创介入副作用轻,对正常组织损伤小,一般只需卧床观察6个小时即可下地活动,微创介入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多学科融合突破,精准微创助力中晚期肿瘤治疗升级
大会期间,专家们围绕精准化、个体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展开深入探讨,强调要不断优化临床路径,探索更高效的联合治疗模式,将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更快地转化为临床实践,让更多肿瘤患者受益。其中,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贾筠教授以课题《肿瘤热疗联合介入治疗在中、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作学术报告,提到肿瘤患者的病情异常复杂,每个个体都呈现出独特的特征,因此,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成为当今肿瘤治疗的关键。在这个背景下,肿瘤微创介入联合系统多学科治疗的出现,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而将肿瘤热疗与介入治疗结合使用,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的整体效果。具体而言,热疗可以改善肿瘤微环境,提高肿瘤对局部治疗的反应。这种改善使得介入治疗中灌注的化疗药物浓度得以提高,从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就更强。此外,热疗的应用还能够减少介入灌注化疗药物所带来的毒副作用,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体验更为舒适,肿瘤热疗与介入治疗的联合应用展现出了1+1>2的效果,为中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
大会执行主席贾筠教授作学术报告
携手共进,推动微创介入治疗迈向新高度
2025国际肿瘤微创介入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球肿瘤介入专家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更推动了肿瘤微创介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随着放射介入、钇-90微球、热疗联合治疗等新技术的不断成熟,肿瘤微创介入领域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左)贾筠教授、汤日杰教授、樊代明院士、王建教授、周智主任
展望未来,精准微创介入技术的不断突破,将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疗选择。这场学术盛会的落幕,不仅是一次医学交流的结束,更是微创介入治疗迈向新高度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