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螺蛳粉产业领军企业——广西螺霸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正式启用海外市场新版国际商标,标志着其全球化品牌战略正式迈入2.0阶段。基于过去十年在 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架销售、累计出口额超三千万美元的基础,通过品牌升级、文化赋能、供应链革新,打造具有国际辨识度的中国美食IP。螺霸王正以全新面貌面向海外消费者,通过品牌视觉系统与文化内涵的全面升级,正在实现从"柳州味道"到"世界符号"的华丽转身。
十年沉淀:一块牌匾背后的全球布局
此次品牌升级的核心,是从"一碗米粉"到"一块牌匾",是中国味道的国际化表达。新版商标将中国传统牌匾元素与现代极简设计融合,中文“螺霸王”与英文“No.Wang”并行呈现,既坚守文化根脉,又传递国际语境下的品牌深意。“牌匾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权威与承诺,这正是螺霸王深耕全球市场的底气。”品牌设计团队如此阐释升级逻辑。经典红金配色的延续与符号体系的创新,这不仅仅是一次商标的焕新,更是一场从"中国产品"到"国际品牌"的跃迁。螺霸王以十年匠心沉淀,将一碗地道的螺蛳粉淬炼成代表中国美食文化的金字招牌,用一碗米粉的温度,传递中国饮食文化的厚度。
硬核数据为升级写下注脚。自2016年成为中国首家获得出口资质的螺蛳粉企业,螺霸王以年均40%的增速构建起覆盖70余国的销售网络。纽约时代广场的霸屏广告、日本物产店的特色专柜、亚马逊平台的销量榜首,见证着“小米粉”到“大产业”的蜕变。2024年,螺霸王单日产能突破150万包,智能化生产线支撑的不仅是规模优势,更是“柳州风味”全球稳定输出的品质承诺。
“No.Wang”的双关密码:文化自信与市场统治力
英文名称“No.Wang”的正式启用,被业界视为中国食品品牌全球化命名的突破性实践。这一诞生于2019年的标识,既取自“螺霸王”中“王”的拼音,又暗含“Number One”的行业地位宣言,更通过国际化语境下的易读性,有效解决了中餐品牌出海常见的认知门槛问题。纽约合作经销商直言:“当消费者在货架上寻找‘No.Wang’,他们记住的不只是一个品牌,更是中国美食的顶级标准。”
实力铸就底气,创新引领突破。螺霸王作为柳州首家通过欧盟认证,马来西亚和印尼HALAL认证的预包装螺蛳粉企业,2025年1月再创行业里程碑,成功斩获国际清真认证,成为全国首个获得该认证的螺蛳粉品牌。作为行业开拓者,螺霸王以2025年"国际认证第一单"的亮眼成绩,持续领跑中国美食全球化进程,再次彰显了"敢为人先"的品牌魄力。
出海2.0:从产品输出到符号建构
如果说过去十年是螺霸王"让世界品尝柳州味道"的拓荒期,那么品牌2.0战略则标志着螺霸王向"让柳州味道成为世界符号"的升维之战。在马来西亚市场,螺霸王创新研发的番茄味螺蛳粉搭配全新"No.Wang"国际商标惊艳亮相——明快的橙色包装上,中西融合的字体设计既保留东方韵味,又充满国际时尚感。这款酸爽开胃的创新口味完美契合当地饮食习惯,配合极具辨识度的新商标形象,迅速成为超市货架上最抢眼的明星产品。在东南亚美食节上,从产品口味到视觉呈现的全面升级,让这款融合了柳州工艺与热带风味的创新之作,成功实现了从地方小吃到全球餐饮符号的华丽蜕变。
“真正的品牌升级不是LOGO的改版,而是价值认同的重构。”品牌经理说。当海外消费者为“No.Wang”拍摄开箱视频,当米其林厨师尝试用螺蛳粉开发融合菜式,意味着中国美食正在突破“猎奇消费”阶段,进入主流生活方式。“我们卖的不仅是米粉,更是一种具有全球兼容性的文化符号。”
一碗粉的文明对话
站在新起点回望,螺霸王的出海史恰是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品牌进化的缩影。从2017年首航美国时集装箱里的忐忑,到如今与70多个国家建立销售渠道;从早期靠华侨群体支撑销量,到如今本土消费者占比突破65%。这背后,既是全产业链的精密布局,更是文明对话方式的迭代。
正如品牌升级宣言中所述:“为世界做好每一碗粉”——这句朴素的承诺,在十年间生长出超越商业的深意。当柳州田埂间的竹笋与世界各国的餐桌产生关联,当东方非遗传承技术与西方现代食品标准碰撞出新可能——螺霸王正携着柳州烟火气,从乡野田间跨越山海,让中国味道闪耀世界餐桌。螺霸王搭建的不仅是贸易网络,更是一条“以食为媒”的文明共情通道。
螺霸王从产品输出到标准输出,再到文化输出,在潜移默化中为“如何让世界爱上中国味”书写新范式。而那块镌刻着“No.Wang”的金色牌匾,未来也将成为全球食品版图上最独特的东方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