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知名数字化市场的研究咨询机构:爱分析发布《央国企数字化应用实践报告》,通过对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市场规模、需求热点、DeepSeek接入、应用实践等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央国企及相关技术厂商提供了专业的价值洞察与建议,有助于双方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实现高效协同与创新发展。
2025年,央国企数字化市场将达6608亿
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随着需求侧的持续投入与供给侧的不断创新,央国企数字化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爱分析的测算,2024年央国企数字化市场规模约为5931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至2027年期间,该市场将保持10.7%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到2027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101亿元人民币。
爱分析认为,有以下趋势值得关注:央国企数科子公司利润中心角色凸显,深耕所属行业更易实现商业化目标;DeepSeek引领技术潮流,助力央国企大模型应用跨越“深水区”,并促使央国企重新规划算力投入。
4大数字化需求热点由 “央国企KPI”催生
近些年,国资委大力强调“坚持科技引领与产业升级相结合,着力培育更多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数字化转型正是实现“央国企KPI”的关键路径之一。以下数字化需求尤其显得迫切:
老旧系统升级。央国企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其核心信息系统,如办公自动化(OA)系统、采购系统等,部分已拥有近二十年的历史。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管理需求的日益复杂,这些老旧系统在终端适应性、功能扩展性、数据统计以及AI功能集成等方面逐渐暴露出诸多局限性,已难以满足企业当前及未来的业务需求。因此,老旧系统的升级与优化成为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关键热点之一,旨在通过技术升级持续提升央国企的经营管理能力。
集团级数字化。尽管央国企在IT系统建设方面起步较早,但由于早期数字化整体设计方案的时代局限性以及集团发展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部分央国企尚未实现集团层面的全面数字化转型,下属单位仍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集团级数字化的推进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企业的降本增效,还可通过集中管控和加强下属公司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信息的快速流通,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和协同能力。
▲ 蓝凌面向央国企集团的全级次OA架构图
国产化替代。信创产业正从“关键环节、部分市场”的局部突破,迈向“全产业链、全行业”的全面升级,致力于构建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IT标准与服务生态。从央国企的IT规划与招标要求来看,国产化替代的范围已涵盖芯片、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以及应用软件等多个领域。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央国企对信息安全和自主可控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其在推动国家信息技术自主创新方面的关键作用。
大模型。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中,“无大模型,不AI”已成为行业共识。因此,央国企在提及“AI+”或“AI赋能”等战略方向时,其技术内核均指向大模型的应用与创新。央国企的AI规划通常较为全面,涵盖算力、模型、各类平台以及应用场景的全方位布局,且投入规模较大。出于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以及安全可控等多方面诉求,央国企往往选择与技术厂商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定制化的大模型。
央国企+大模型,从“定制化”到“场景选择”
央国企在大模型落地过程中普遍采用“N+X”的推进节奏。“N”代表通用场景,如知识问答、合同起草、招标采购等,通常对应技术厂商的标准化产品,属于大模型应用的“浅水区”。“X”则代表行业特定的业务场景,例如煤炭行业的勘探、电力行业的设备巡检、运营商行业的宽带报修等。这些场景通常需要央国企与技术厂商深度共创,落地难度较大,但潜在价值较高,属于大模型应用的“深水区”。
在2023年和2024年,央国企主要聚焦于推进“N”类场景的落地,同时也在探索“X”类场景的应用,但进展相对缓慢。核心问题在于现有大模型缺乏对央国企复杂业务逻辑的理解能力,难以直接应用于业务场景。然而,DeepSeek开源的DeepSeek R1模型为这一困境带来了突破性解决方案。通过开源,DeepSeek R1使央国企的大模型能够理解业务逻辑,从而为“深水区”场景的落地提供了可能。
央国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这一目标:
模型蒸馏与能力迁移:央国企可通过蒸馏DeepSeek R1获取推理能力,并将其“复制”到自有模型上,快速提升模型的业务适配性。
技术路径参考与自主构建:央国企可参照DeepSeek公开的技术路径,从头构建思维链数据,并通过微调、强化学习等方式改造自有模型,实现深度定制化。
定制化合作:未来,若DeepSeek提供定制化服务,央国企可直接与DeepSeek合作,对自身大模型进行针对性改造,加速“深水区”场景的落地。
当然,如果软件厂商能提供DeepSeek接入+场景应用的解决方案,将极大地方便央国企拥抱大模型。蓝凌软件近期宣布旗下新一代智能知识管理平台aiKM等产品接入DeepSeek,并支持私有化部署,将推动央国企在智能搜索、智能问答、智能问数、审批助手等场景快速落地,创造更大业务价值。
爱分析同时强调:大模型的应用不是技术的堆砌,而必须与央国企的具体业务场景紧密结合。央国企通常具有庞大的人员规模、复杂的业务流程和多样化的业务场景,能够梳理出数百个潜在的应用场景。然而,受限于资源(时间、IT团队、算力等),大模型无法在所有场景中同时落地。因此,必须通过科学的场景选择方法论,筛选出优先级最高的场景,以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
智慧办公、智能客服等重点领域,持续进化
报告深入探讨了合规管理、智慧办公、智能客服等多个重点领域,通过太重集团统一门户、中国建科IT运维客服、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智能内容审核等典型案例分析了技术趋势与项目落地的关键。
以智慧办公为例,近些年来其内涵不断演变,从早期的OA系统逐步扩展到如今的统一门户需求。系统打通、千人千面等的具体需求成为智慧办公系统成功落地的关键。作为老牌国企,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携手蓝凌软件通过构建统一的智慧协同门户,实现效率、体验、安全的全面提升,为机械类央国企的数字化转型树立新标杆。
1. 统一工作门户:提升万人协同效率
蓝凌快速配置了普通员工、领导工作台、信息门户和党建门户,确保信息、待办事项和应用集中推送与处理,极大地助力了跨部门的高效协同工作。
2. 统一身份认证:便捷与安全并重
通过对1942个组织、13089位用户、218672个账号的整合,太重集团的统一身份认证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这不仅增强了安全合规性,也改善了用户体验,同时降低了管理成本。
3. 统一消息待办:集中处理,提升效率
蓝凌将OA系统、财务共享系统、销售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和LMS培训系统的消息待办集成于统一门户,并进行分类归集,实现了十万级待办消息的高效处理。
4. 统一单点登录:简化登录,释放记忆负担
新门户支持简化的登录流程,允许用户在首次验证身份后无需重复登录即可访问所有授权的应用系统。这极大地减少了员工记忆多个账号密码的负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用户体验。
5. 统一流程管理:业务协同效率提升
基于蓝凌MK-BPM统一流程基座,太重集团实现了与销售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LMS培训管理系统和OA系统的流程集成,助力企业端到端的业务协同,提升了整体业务流程的效率。
报告指出: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随着需求侧的持续投入与供给侧的不断创新,央国企数字化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迈向新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