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ESG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加速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建立起多层次治理和政策体系。ESG影响力从资本市场扩散到实体经济,正重塑经济运作模式,助力高质量发展。
中国ESG发展,2025年的三大关注点
展望2025年,从政策视角看,有三个问题值得重点关注。
第一,ESG报告指引的落地。虽然2026年部分上市公司才会被要求强制披露,但预计部分龙头公司会2025年开始探索实践。三大交易所ESG报告指引中对双重重要性分析的要求、对气候风险分析的要求要如何落地,财务影响分析要做到什么程度,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监管部门将会释放出更多操作层面的信息。
第二,转型金融标准的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在2024年启动了第二批重点行业转型金融标准的编制工作,并在《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逐步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金融机构定期向金融管理部门报送高碳资产规模、占比和风险敞口等信息。
第三,贸易合规驱动ESG的进展。随着欧盟CSRD在2025年开始部分实施,贸易合规的驱动力将明显增强。此外,对海外市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我国也必然会通过磋商谈判和反制措施的方式予以回应。企业也应当密切关注相关部门的态度与行动,积极审慎应对。
数智化助力央国企、上市公司ESG建设
基于行业领先的门户、BPM流程、低代码等能力,蓝凌打造新一代企业ESG数字化管理平台,覆盖ESG指标、数据、信息、制度、培训、宣传等管理,全面提升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和ESG治理水平,助力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指标管理:同步ESG体系建设打造ESG指标库,储存和管理环境、社会、治理下属多级指标;支持Excel批量导入指标库;通过图表分析进行指标数据对比,及时做出预警提醒;支持对指标库分类及具体数据定期维护,同步企业和行业最新发展更新指标。
智能填报:支持ESG不同领域数据填报模板,可多个申请表汇总为“一张表”,方便数据集中处理;助力多个部门合作完成ESG数据收集;自动测算能耗,及时核算排放,减少人工操作误差;对标国际标准,满足监管要求;异常数据捕捉,即刻风险预警。
数据看板:提供丰富的图表满足多数据处理需求,让企业ESG数据可视直观,包括环境E领域的碳排放量、绿色能源利用率等,社会S领域的安全事故率、员工培训量等,治理G领域战略目标达成率等,帮助企业全面评估与持续优化ESG工作。
报告管理:同步企业ESG指标体系,构建企业专属ESG报告模板,支持ESG报告在线编写,提供从报告拟撰、评审、修改到发布、传播的全周期管理,让报告全面、准确、及时展示企业ESG建设成果。
内外门户:支持快速配置面向企业员工的内部ESG工作门户,及面向投资者、社会公众的ESG外部官网,对内聚合环保、治理、文化、公益等信息及工作流程,对外展示ESG报告内容及解读,及各类ESG动态,助力企业ESG内聚协同力,外展新形象。
制度管理:支持ISO14001环境管理、QC080000危害物质管理、ISO50001能源管理、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等体系文件及企业制度集中管理,覆盖制度上传、审核、展示、更新、废止等全过程管理,确保ESG有规遵行。
在线学习:通过在线学习提供的ESG类相关课程,让员工更好地了解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方面的知识与最佳实践,一方面提升ESG岗位人员技能,一方面支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理念在全员得到落地。
活动管理:支撑ESG专项提升、社会实践、公益慈善等活动的管理,覆盖从活动发起、主题审定、费用控制到报名签到、公告提醒、总结复盘等管理,让ESG活动高效开展,经验沉淀复用。
蓝凌认为,企业ESG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除ESG信息披露与实践,更为根本的业务与治理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基于行业领先的低代码等能力,蓝凌可以帮助企业快速搭建各类应用,助力企业全价值链管理优化,支撑企业可持续、高质量经营、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