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见,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又最让人意外的品牌。
2019年8月,梅见出现在商超和餐馆。当时一位专门卖白酒的成都老板还感到鄙夷,传统白酒都是有品牌没保质期,梅见则是一个从来没听说过的品牌,还有保质期,怎么卖得动?尝不到甜头谁愿意承担库存风险?
但慢慢的,越来越多人在餐饮店就餐的时候,会问服务员、老板“有没有新出来的那款梅子酒”。
小红书、抖音上也开始出现梅见的身影。微博上也陆续有人在酒类产品测评中“安利”梅见,甚至在一些明星晒出来的私人朋友聚会照片上,也能看到梅见和香槟、红酒摆在一起。
10个月后,梅见拿下天猫618果酒品类TOP 1。这是一个此前尚未单列出来的品类榜单。到2022年,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品牌一年卖了12个亿。在当时电商平台统计的梅酒品类中,梅见的市场占比达到56.5%,成为青梅酒品类的代名词。
外界哗然。就连同行,也从看不起转向看不懂。
直到去年,成都人喝掉了价值1个亿的梅见。
再往更大的城市走,去广州、上海、去深圳,你可能会看到穿着抹胸长裙的中国姑娘,正在西餐厅品红酒;你也会看到穿着马面裙的外国女孩,正在中餐厅喝梅见。
不知是消费推动文化融合,还是文化加速消费折叠。但可以清晰地看到,同质性社会解体,而梅见幸运地成为了这一解体运动的催化剂。
头5年,是梅见的寒冬蛰伏期,这也是一棵青梅树苗长大结出果实需要的周期。如果以利润、风口为导向,梅见的创始团队完全可以搭上互联网时代的红利便车。
后一个5年,当年的“野望”部分超额完成。比如,他们曾经提出来一个长远的目标是要做到全国第一,事实上只花了3年就已经做到全国第一,实现了10个亿的小目标。
营收稳定增长之外,梅见的盈利能力在2024年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依然不是一家以利润为导向来管理的公司,梅见创始团队也对我们坦言,“如果以利润为导向来管理公司,头5年在产业链、研发上的资金投入都得以亿来算,单是生产线都是从0搭建,时间成本更是无法计算。我们能够超额完成目标,但我们始终尝试以较为保守的财务方式管理和引导公司发展。”
波特·迈克尔说,酿酒业产品的差异化,会伴随着生产、营销、分销的规模经济,从而能够建设更高的进入壁垒。
过去10年,梅见实际上都是在质疑中蛰伏成长构建壁垒,只等一个时代的拐点。
如果2022年鲜有人意识到新老世界的交替,那么2024年显然发出了更为明显的新号——“黄茅起义”令白酒市场震荡,超越短期炒作风潮,从宏观市场视角分析,飞天茅台零售价的下滑映射出高端白酒需求减弱的趋势。更为宏观的变化是,奢侈品属性消费已然疲软,高大上的、精致的、装体面的,正在被抛弃,日常的、接地气的、遵从本心的,正在崛起。
美酒新世界的拐点已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