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时政
  • 财经
  • 社会
  • 股票
  • 信用
  • 视频
  • 图片
  • 品牌
  • 发改动态
  • 中宏研究
  • 营商环境
  • 新质生产力
logo 公司
  • 中宏网首页 >
  • 商业管理 >
  • 公司 >
  • 正文

同盾科技助力银行业务线上化,应对新型电信欺诈挑战

2023-12-11 15:13:50 来源:河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在当下的金融环境中,反诈骗已经成为银行业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防范和应对各种复杂的欺诈行为,构建健全的反诈机制,是每一家银行都必须面临并解决的问题。近期,同盾科技携手某国有银行,共同构建了一套账户级反诈动态管控体系,以科技力量助力银行业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保障客户资产安全。

  据了解,该管控体系基于该行行内已有的客账资金交易数据等,基于安全授权环境内,开发智能反诈AI模型及配套非柜面限额动态管控所需的各类模型,完成智能化反诈AI风控及动态限额管控的体系建设。

  近年来,同盾科技通过多个银行AI反诈项目,对账户分级分类及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深度探索与研究,已形成了成熟的标准体系方案,可针对银行对公账户、对私账户风险监测、评级及管控体系整体架构规划给出具体操作建议。在此项目中,同盾科技为该国有大行规划了清晰的项目方案,其中包括7大部分:

  一是做好账户类型分类。同盾科技建议划分四种类型账户子类型,新开户账户、存量账户睡眠户、少量交易异动户及活跃户,并针对不同类型设计差异化管控策略,实现精准账户限额管控。

  二是定好账户风险评级,围绕该行客账基本属性信息、外数司法信息、全渠道行为及交易信息等,基于规则、模型实现跨渠道、跨场景、全流程、立体的多层级评级体系,精准有效实现账户风险评级,其中对应不同账户类型特征分类构建包括新开户、存量账户、事中交易等各类风险评级模型及动态决策流等。

  三是构建客户价值的量化评价模型,通过离线模型衡量客户在该行的活跃度、贡献度、消费理财习惯等价值评价,与风险维度进行双重矩阵式决策,以支持构建客账适配的限额管控机制。

  四是建立账户动态限额测算及管控,账户限额、提额的具体额度不仅依赖单重风险识别的精准度,还需结合价值维度,通过对账户历史往期的消费行为习惯,并结合前后环比价值提升比率作为系数,根据账户实际交易所需测算额度,给予合理限额建议及管控措施。

  五是梳理客账风险画像标签体系,其中包括静态标签、动态标签、案件提炼标签、设备类标签及行内自有模型结果标签。一方面要明确好标签定义,确保标签的一致性和准确性;根据业务需求和风险控制目标,筛选出重要的标签,并进行分类。另一方面,要对每个标签进行赋值,确定每个标签的权重,可根据历史数据和业务经验来确定权重,也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等方法进行优化。

  六是对监控指标及效果进行评价,首先是限额管控成果,评估对行内业务及交易提升的贡献指标,比如电子渠道签约率、因限额管控的交易打扰率、客诉率等结果指标;其次是风险管控态势,评估风险管控影响的业务指标,比如网络金融限额管控涉及的账户数、交易数、客户数占比及变化趋势等。再次是管控策略效果,评估风险管控策略及模型效果指标,比如风险识别准确性、公安案件召回率等变化趋势。

  七是做好系统功能需求规划,实现监控指标可视化,建立全局视图,总览全行、分行风险情况及风险管控情况,支持随时调整决策;同时建立各渠道管控视图,总览全行、分行风险情况及风险管控情况,支持随时调整决策。同时覆盖客户、账户和渠道层的风险画像,实现业务发展态势及风险态势分析。

  同盾科技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成功地帮助某国有银行构建了账户级反诈动态管控体系。这不仅极大提高了银行的风险防控能力,也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相信在未来,同盾科技将继续与各类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用科技力量推动金融行业的安全发展,让每一笔交易都充满信任和安心。


编辑:沈露
审核:王明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 微信
  • 微博
  • 手机中宏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1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2167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7121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0250号

关于我们 中宏网动态 广告服务 中宏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3030128号-1 举报电话:010-63359623

Copyright © 2016-2025 by www.zhonghongwa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管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