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市水利局牵头的“大数据驱动的流域灾害智能决策引擎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获得批准资助,项目中水利专业模型主要由溪源溪流域预报调度模型、溪源溪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和溪源溪流域模型接口及平台三大部分组成,已在溪源溪流域数字孪生建设中使用。
溪源溪为福州市闽江下游南港的一条支流,流经闽侯县竹歧、上街两乡镇,于上街镇葛岐排涝闸处进入闽江南港。溪源溪流域面积208 km²,河长43 km,是福建省暴雨中心区,暴雨强度大,洪水暴涨暴落,易突发山洪。溪源溪流域的防洪排涝工作,关系到福州地区大学新校区、福州高新区以及闽侯县上街镇约60万师生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省水利厅的指导帮助下,福州市水利局根据水利部相关文件及省水利厅关于将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纳入“一河一网一平台”中心工作的要求,组织开展溪源溪流域数字孪生试点建设,提高溪源溪流域山洪灾害防御的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
基于流域水文水动力预报模型构建的预报调度耦合模型,对假拟洪水、历史洪水或实时洪水进行演算,同时结合利用卫星、无人机测量技术获得高精度数据源,模拟沿河滩地淹没范围及淹没水深的变化过程,为滩地淹没风险分析提供依据。通过对福州溪源溪流域数字孪生建设项目涉及的水利专业模型的封装集成,为基于数字孪生的溪源溪流域预报、预警、预警和预案等“四预”相关业务应用层提供模型云服务支撑。
项目还将解决影响和制约安全的洪水预报问题,并开展关键技术方法研究。在预报监测方面,增强气象降雨预报成果的应用,随着地形数据的精细化程度提高,更好地捕捉降雨和地形断面的时空分布特征,有效提高预报精度和预见期。通过上下游水文模型、水动力模型的耦合及应用,提高在应对台风、暴雨、山洪灾害下溪源溪流域洪、潮、暴雨双碰头、三碰头场景下的流域预报能力。
下一步,项目将通过溪源溪流域数字孪生建设,构建溪源溪流域防汛“四预”决策平台,通过强化超前精准预报、灾害预警通报、调度模拟预演、预案优化修正等功能,提升流域多目标调度效益,降低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带来的影响和损失,实现溪源溪流域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