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妞”,是盈康一生四川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建祥对扁桃体的称呼。当“扁妞”被细菌病毒侵袭时,经常“发炎、发胖”,令主人恨不得“切之而后快”,而王建祥与超声科主任樊文胜要做的,就是为“扁妞”定制舒适且有效的“瘦身计划”,防止它因“肥胖”而被主人“净身出户”。
这份“瘦身计划”名为“扁桃体隐窝切除术及腭扁桃体超声观察的临床应用”,由王建祥与樊文胜联合创新性提出。发挥多学科合作诊疗优势,他们在诊疗过程中配合默契,樊文胜主导的超声观察作为“侦察兵”,勘察“病情”,提供“敌方”准确方位;王建祥根据“情报”,精准打击,清除病灶,既治愈疾病,又保留了扁桃体及其功能,可谓珠联璧合,战果累累。
一次求助
擦亮医者仁心底色
王建祥的“扁桃体隐窝切除术”源于一次执着的“求助”,王建祥的同事老张(化名)的儿子小张,常年受扁桃体炎的困扰,打针输液已然是他的“家常便饭”。于是,老张带着小张上门找王建祥求助。王建祥发挥“拼命三郎”的精神,手动查阅了当地图书馆内的大部分相关书籍,找到了一种小众的“隐窝冲洗法”。“隐窝冲洗法”是利用消毒试剂,对隐窝部位进行冲洗杀菌,达到缓解以及治疗的目的。为了治标又治本,王建祥继续跟扁桃体“死磕”,经过多次论证之后,“扁桃体隐窝切除术”诞生,不仅完美治愈了小张的“顽疾”,也给万千患者带去了福音。
一次合作
聚强双向奔赴底气
源于一次“求助”,王建祥首创了“扁桃体隐窝切除术”,而王建祥的一次“求助”,又让四川友谊医院超声科主任樊文胜首创了“腭扁桃体超声观察”。
在检查扁桃体的过程中,王建祥发现,核磁共振检查对扁桃体脓腔的状态,隐窝的大小、形态以及周边的情况观察效果不是很理想。于是,王建祥来到超声科找樊文胜“求助”。在了解到王建祥首创的“扁桃体隐窝切除术”之后,樊文胜兴趣浓厚。
说干就干,当天下午,樊文胜就对一位患者进行扁桃体超声观察,然后将观察结果与王建祥的诊断结果相比对,结果完全吻合。这个结果,给王建祥和樊文胜带来了信心,毕竟这项研究的发展,具有很好的社会意义和医学学术价值。
通常情况下,医生检查儿童的扁桃体,都是通过压舌板的传统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一般都会引起呕吐,儿童是十分抗拒的。而“腭扁桃体超声观察”是无创的,且无任何痛苦和不良反应,孩子们都能欣然接受。有一个四岁的患儿小丁(化名),因为扁桃体反复发炎来到友谊医院就诊,她对压舌板格外抗拒,一直哭闹不止。来到超声科后,樊文胜一边缓解小丁的情绪,一边在检查过程中,通过电视屏幕给小丁展示自己的扁桃体,顺便展开一场关于口腔的科普,小丁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顺利完成了检查,后来经过精准治疗,很快康复。
从医学价值方面来说,“扁桃体隐窝切除术及腭扁桃体超声观察的临床应用”项目,在“诊断”与“治疗”方面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腭扁桃体超声观察”不仅能够精准诊断指导治疗,还能基于临床治疗需求,迭代创新诊断技术。
“超声观察腭扁桃体,首先是获得了腭扁桃体及隐窝的正常范围超声数据,定义扁桃体正常隐窝和病理性隐窝,指导手术中精准清除病理隐窝,其次是有效探究了腭扁桃体超声定位解剖及其大小的分级解剖标志,下一步,我们要研究观察超声是否能在腭扁桃体术中进行监测。”樊文胜如是说。
除了对“扁桃体隐窝切除术”做监测指导,腭扁桃体超声观察还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据了解,腭扁桃体的超声观察,只是口底超声中一个小小的分支,腭扁桃体超声观察的数据,对口鼻部位的其他检查,比如口鼻的结构,咽部的肿瘤,血管的流向、炎症等很多观察诊疗,都能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樊文胜从事超声科工作已经三十余年,他亲身经历了超声医学的四次革命,也亲自见证了技术的力量不断推动着学科进步,在诊断、治疗、科研领域,超声技术带来的变革正在惠及每个临床科室。所以他才坚信,超声未来在临床当中一定会发挥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基于临床扁桃体隐窝术的扁桃体及隐窝的彩超观察及应用”已经申报获得2022年成都市卫健委课题立项。可见,四川友谊医院超声科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成功合作,已经获得了官方认可。下一步,樊文胜要带领超声科把这种模式复制到儿科、康复科、口腔科等更多科室,让超声为临床带来更多可能。正如樊文胜所说,一个科室的能力就像是微光,是有限的,多个科室聚合起来,就是一团火,就能够更快捷地救助更多患者。
如王建祥、樊文胜一样的学科带头人,在临床中以患者需求为核心创新创造,为建成有特色、有专长的科室定下发展目标。他们正干劲十足,为盈康一生大学科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驱动盈康一生一步步实现精准诊疗定制化、临床创新成果持续转化,向着优质医疗资源人人可及的目标大步前进。
与传统手术相比,“扁桃体隐窝切除术”属于微创手术,创伤小,恢复快,非常适合开展“日间手术”。“我们科室有个医生的小孩,才三岁半,上午做完手术,下午就吃冰激凌,晚上就能回家了。”不仅如此,在友谊医院,80多岁老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都可以做“扁桃体隐窝切除术”。
很多患者都是辗转多家医院之后,最终选择求助王建祥。这些患者,最后都成了王建祥的微信好友,随着患者的增加,王建祥的朋友圈也在不停地扩容又扩容。即使工作繁忙,王建祥总能抽出时间,一一回复患者的微信。在他看来,长期的跟踪观察,记录康复状态,对医学发展来讲也是非常珍贵的资料,不管付出十年还是二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都是值得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