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大问题。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梁军院长表示,糖尿病除了对肝脏和肾等器官有影响,还会“殃及”眼睛。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更是成年人低视力和致盲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患者因长时间高血糖,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的微血管发生病变,在眼部可导致视网膜毛细血管的周细胞坏死、血管内成分渗出、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等,严重时可导致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从而造成失明。
在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为24.7%~37.5%[1]。患有糖尿病10年以上的患者中,有50%伴有视网膜病变;而患病1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中,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更是高达63%[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糖尿病人群已成为“糖网病”的高发群体。
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症状不典型或完全无症状、共患疾病较多易为伴随疾病掩盖症状、低血糖风险较高、自我管理能力受限等特点。因此,很多老年患者往往等到视力出现明显下降、甚至接近失明时,才到医院就医。等到确诊时,视力损伤往往已经无法挽回。
那么,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科学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呢?
(1)控制“三高”
梁军院长表示,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存在高血糖、高血压和高血脂的情况,如果“三高”得不到合理控制,很容易引起视网膜的病理性改变,继而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调节作息和饮食习惯、每日适量运动等来稳定三高状况,忌食糖及甜的食品,多食茎叶类蔬菜、粗纤维低脂肪膳食;限制主食量,少食多餐,禁止饮酒、抽烟等。
(2)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至关重要,可使绝大多数患者保存有用的视力。
梁军院长建议,在确诊为糖尿病后,患者应立即到正规的眼科医疗机构进行一次眼底检查。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眼底检查,病程5年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半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病程更久或者已出现眼部病变的患者,应该缩短随访间隔时间。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后建议在妊娠各期和产后1年内监测视网膜病变程度。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糖网病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症状,因此,一旦患上糖尿病,不管视力是否下降,都需要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并记录眼底情况。通常情况下,医生会为每一位到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建立眼健康档案,提供个性化的长期复查、治疗管理等。对已经出现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医生会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如非侵入性的YAG激光玻璃体消融术等,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糖尿病眼病急症患者,可通过我院48小时手术绿色通道获得紧急救助,避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数据来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
[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0869549134004082&wfr=spider&for=pc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