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上了岁数之后,难免会出现看不清楚东西的情况,很多人不以为然,认为是白内障。等到视力非常差了才去医院,发现不仅有白内障,还有眼底疾病。视物不清的元凶不一定都是白内障,眼底疾病需要警惕。
80岁的方大爷三年余前,就出现了视物模糊的情况,起初凑近些还能看清事物,现在近距离看东西都不清楚了,这才急忙到宁波博视眼科医院就诊。该院俞存院长对方大爷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后,发现他除了有白内障,右眼眼底还有出血,左眼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很多患者对于早期的视力下降没有引起重视,以为就是白内障,而忽略了眼底疾病。”俞存院长表示,老年黄斑变性、视网膜血管阻塞、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患病率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因此,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至少每年进行一次眼科的检查,及早发现眼底病变并积极治疗。
除此之外,以下人群也需要定期检查眼底:
高度近视人群:高度近视(近视度数600度以上)的眼轴比普通人更长,视网膜随着眼轴的变长而被牵拉变薄,发生黄斑出血、周边视网膜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的概率也比正常人高。高度近视者,至少每年做一次散瞳眼底检查,以及时发现眼底的病变。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伴随着各种并发症,其中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应在确诊后进行眼底检查,无病变者或病变轻的每年进行复查,病变严重者每3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高血压患者:原发性高血压时,视网膜血管痉挛、变窄,血管壁增厚,严重时会出现渗出、出血和棉絮斑。高血压患者平时在做好血压监测,合理用药的同时,每3~6个月进行一次眼底检查。
青光眼患者(包括有家族病史人群):青光眼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对于患有青光眼或者家族病史的人,建议检查眼底。
眼底疾病虽然可以引起严重的后果,但若能早发现、早治疗,能控制病情,最大限度地保护视功能。而早发现这些疾病的重要举措就是定期进行眼健康筛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